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口腔疾病 --> 根尖周病 --> 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诊断特点

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诊断特点

由于牙髓处于坚硬的牙髓腔中,以及与牙周组织的紧密联系,使其诊断较为困难,需通过基本的和选择性的检查诊断方法综合分析予以诊断。

由于牙髓处于坚硬的牙髓腔中,以及与牙周组织的紧密联系,使其诊断较为困难,需通过基本的和选择性的检查诊断方法综合分析予以诊断。其基本的检查方法是指临床工作中借助于口镜、镊子和探针等器械进行的常规检查,并通过问诊、望诊、探诊、扪诊、叩诊和冷热诊等检查方法进行。选择性的检查方法是指在基本检查方法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应用的方法,如电诊牙髓活力检查法、X线片等。经过各种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综合推断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性质和程度。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诊断,依赖于以下特点。

(一)疼痛

疼痛是诊断牙髓病的重要症状之一,它包括激发痛和自发痛。因冷热诱发的疼痛,当刺激去除以后,疼痛也即消失,往往说明牙髓可能充血;因温度诱发的持续性疼痛,多说明牙髓有广泛炎症,可能包括根髓。急性牙髓炎的疼痛往往夜间发作,患儿不能很好睡眠,或从熟睡中痛醒,而又常常不能指出患牙的部位。急性根尖周炎的疼痛伴有咬合痛、咀嚼痛,患儿能指出患牙的部位。年龄较大的儿童、青少年一般能提供疼痛的线索。临床可采用冰块测试,但对幼小儿童不宜采用。幼小儿童对疼痛的性质不易诉说清楚,对他们可用问诊方法,即询问患儿是否在玩耍、看书或睡觉时牙痛,以资鉴别。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疼痛表现悬殊较大,通常有疼痛历史的表明牙髓已有炎症或已经坏死,反之牙髓已有病变或已经坏死者不一定都有症状。没有出现过疼痛的患牙不等于牙髓是健康的,医师必须结合临床检查,综合判断。

(二)肿胀

肿胀是根尖周炎的一个主要特征。由于乳牙牙髓组织疏松,血运丰富,以及乳磨牙髓室底解剖结构的特点,乳牙牙髓炎、牙髓坏死的炎症或感染都有可能影响到根尖周组织或根分歧部位的牙周组织而引起牙龈局部肿胀或相应部位的颌面部肿胀。急性根尖周脓肿或牙槽脓肿容易检查,但临床往往患儿在急性期消退后成为慢性炎症时才就诊,医师应通过间诊了解有无肿胀史,并结合患牙龋坏的轻重来分析鉴别。不应漏诊轻度肿胀,应仔细观察患牙有无牙龈黏膜充血、淤血或轻度水肿观察患儿面颊有无不对称现象。

慢性根尖周脓肿或牙槽脓肿往往在患牙附近留有瘘管孔,瘘管孔可能出现在根分歧部位,也可能出现在患牙根两侧的黏膜上。瘘管孔的临床表现是多样的,其周围龈黏膜可能淤血或泛红,轻压时可医学教育网搜集有稀薄脓性渗出液;瘘管孔也可以是一小脓疱状;有时瘘管孔已封闭,仅留有小的陷窝;瘘管孔处也可表现为小的淤血斑块或瘢痕。瘘管排脓多在唇侧或颊侧,因该侧牙槽骨壁较薄,利于排泄。有时也可能由龈缝排脓,不应误诊为牙周炎引起的牙周袋。乳牙慢性牙槽脓肿往往由龈沟排脓,年轻恒牙也偶有龈沟排脓情况。

口外肿胀主要表现是颌面部蜂窝织炎,上颌尖牙和第一乳磨牙的根尖周炎症可扩散到眶下,下颌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的根尖周炎症可扩散到下颌下,有的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症状明显。

单根乳牙引起肿胀或出现瘘管时,牙髓多完全坏死,单根年轻恒牙则可能残留部分活髓;多根乳牙和年轻恒牙可能出现某一或双根管牙髓已经坏死,而其他根管内仍可能为活髓或残留活髓。

(三)叩痛和松动

当乳牙牙髓炎、牙髓坏死的炎症感染影响到根尖周组织或牙周组织时,患牙可出现松动和叩痛。

叩诊检查用力要轻,可以使用金属器械柄端采用垂直叩诊检查根尖剧情况,也可采用侧方叩诊检查牙周情况。应该先叩诊正常对照牙,在患儿未注意时叩诊患牙,可得到较确切的反应。幼小患儿不能确切回答或诉说不清时,可观察患儿的眼神和表情。

检查牙齿松动度,可以用镊子轻夹牙齿唇(颊)舌(腭)面或置于牙齿袷面窝沟处向颊舌方向轻轻摆动,切忌用力过大过

|<< << < 1 2 > >> >>|

根尖周病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诊断特点  根尖周病 免费索取根尖周病资料

上一篇:根尖周病的诊断要点        下一篇:根尖周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 返回根尖周病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