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泌尿系统疾病 --> 尿道损伤 --> 尿道损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尿道损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尿道损伤多发生于男性,前尿道损伤常因会阴部骑跨在硬物上,引起尿道球部挫伤或完全断裂;后尿道损伤往往因骨盆骨折所致,损伤的部位多见于腹部。

尿道损伤多发生于男性,前尿道损伤常因会阴部骑跨在硬物上,引起尿道球部挫伤或完全断裂;后尿道损伤往往因骨盆骨折所致,损伤的部位多见于腹部。本病的主要表现有尿道口出血、疼痛、排尿困难或不能排尿,会阴部血肿,瘀斑及尿外渗;后尿道损伤合并骨盆骨折时可出现休克、运动障碍;日后可能出现尿道狭窄、闭锁、阳痿等。前尿道挫伤及轻度裂伤可试插入导尿管引流Ⅰ周,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即可治愈。尿道撕裂或完全断裂应急诊手术治疗。前尿道损伤行尿道修补术,后尿道损伤应作膀胱造瘘术,此后再择期手术以恢复尿道的连续性,如此可减少尿道狭窄、尿失禁和阳痿等并发症的机会。护理要点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休克情况,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尿液引流通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污染伤口。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疼痛;②组织灌注异常;③预感性悲哀;④潜在并发症--感染。

一、疼痛

相关因素:

1 创伤性疼痛。

2 膀胱过度充盈。

主要表现:

1 主诉疼痛。

2 表情痛苦,烦躁不安。

3 骨盆骨折者出现运动障碍。

4 下腹部膀胱区隆起,叩诊浊音。

护理目标:病人主诉疼痛缓解。

护理措施:

1 遵医嘱给予镇痛剂。

2 不得随意搬动病人,以免加重损伤,应采取平卧位。

3 病人应避免排尿,防止尿外渗,如试插导尿管失败应做好术前准备,急诊手术处理。

4 膀胱过度充盈的病人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尿,以临时减压,防止膀胱破裂和缓解膀胱过度充盈导致的疼痛。

重点评价:病人主诉疼痛有否缓解。

二、组织灌注异常

相关因素:骨盆挤压伤后,由创伤和大出血所致。

主要表现:

1 病人主诉有较为剧烈的疼痛。

2 血压下降,收缩压在12kPa(90mmHg)以下,或较伤前基础血压降低4kPa(30mmHg),心率增快,呼吸增快,脉搏细数,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

护理目标:

1 病人疼痛减轻甚至消除。

2 病人血压回升,生命体征平稳。

3 病人情绪稳定、安静。

护理措施:

1 遵医嘱给予镇痛剂,以缓解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发展。

2 遵医嘱给予抗休克治疗,同时做好术前准备。

3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和预防感染。

4 注意给病人保暖。

5 骨盆骨折病人不得随意搬动,以免加重创伤,同时睡硬板床。

6 后尿道损伤病人不宜导尿,以免导尿管插入断端加剧局部出血,从而导致休克更加严重。

7 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每0.5-1小时1次。

8 尽快完善术前准备,急诊手术,探查是否有膀胱破裂和其他内脏损伤,以便及时做好相应处理。

重点评价:

1 病人血压是否升至正常范围,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 病人手术后,尿液引流量是否正常。

三、预感性悲哀

相关因素:

1 尿流改道致排尿型态改变。

2 担心尿道狭窄、闭锁、阳痿等并发症难以治愈。

3 担心需要再次手术,经济上难以承受。

主要表现:病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食欲下降,难以入睡。

护理目标:

1 病人能面对现实,有信心战胜疾病。

2 病人情绪恢复正常,食欲增加与睡眠好转。

护理措施:

1 对病人多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进行本病的健康教育指导。

2 有尿道狭窄者,指导病人定期行尿道扩张术。

3 做好家属工作,使病人能得到更多地关怀和帮助,解除后顾之忧。

重点评价:

1 病人能否平静地接受既成事实。

2 病人是否有信心战胜疾病,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四、潜在并发症--感染

相关因素:

1 尿道断端血

|<< << < 1 2 > >> >>|

尿道损伤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尿道损伤  尿道损伤病人  标准护理计划 免费索取尿道损伤资料

上一篇:尿道创伤诊断        下一篇:尿道损伤怎么回事

>> 返回尿道损伤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