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皮肤病 --> 斑秃 --> 斑秃治疗 --> 斑秃方之外治方

斑秃方之外治方

斑秃为一种头皮毛发骤然发生斑片状脱落的常见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成年人,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有微痒,大部分患者常在头皮部位突然发现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数目不等、边界清楚的脱发区。
000ml。将人参、制首乌、旱莲草、红花、尖干辣椒、川芎等,用粉碎机打成粗末,用酒精浸泡装瓶密封半月,每日摇动1~2次。生姜切薄片,侧柏叶切成3cm长,亦用酒精浸泡另装1瓶密闭半月,每日摇动1~2次。尔后将2瓶内浸泡之药液,合并过滤,兑酒精至总量成10000ml,混匀,分装即得。

治疗方法:每天用棉签蘸上药液,于脱发区局部外涂2~3次。同时用棉签或清洁手指于脱发区作轻微按摩3~5分钟。少数病例连续用药1个月未见新发长出者,可适当增加次数与用药量。3个月为1疗程。

本方有清热活血,补血生发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斑秃882例,结果痊愈630例,有效204例,无效48例。

7.附骨醋浸剂

制附子、骨碎补各30g,食醋60g。将制附子、骨碎补共为粗末,加入食醋中,浸泡7天后即成。用时以药棉蘸上药不定时涂擦患处,每天不得少于3次。

本方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通络生发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斑秃26例,结果均收到满意疗效。

8.蒜甘油搽剂

新鲜红皮蒜适量,剥皮后捣碎取汁,调甘油(约3:2)备用。每天2~3次外搽患处。

本方有活血生发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斑秃856例,结果痊愈率为98.4%。

9.解毒生发剂

斑蝥、狼毒川乌草乌百部麻黄、当归、丁香、红花各10g,白鲜皮、吴茱萸、黄柏各15g。先将前6味浸泡于95%酒精1000ml中,10天后取澄清液。另取后6味入沙锅内加水至1000ml,文火煎至500ml,两液混合,摇匀备用。每日2次涂擦患处。

本方有清热利湿,活血生发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斑秃100例,结果痊愈88例,有效8例,无效4例。

用本药治疗期间应避免精神刺激,忌吃辛辣食物;用药后局部发红,发痒属正常现象,停用数日或减少用量即可。

10.通络生发剂

雄黄、硫黄各25g,地肤子穿山甲各15g,滑石粉20g。上药共为细末,用凡士林或猪脂调成糊状,用纱布包裹搽患处,每日2~3次,每剂搽1周。用后放凉处保存,以免挥发。每5~7天用刮脸刀刮患处1次。

本方有温阳生发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斑秃多例,一般用药2~4剂即可,痊愈率可达95%以上。

11.理血生发酊

生地、侧柏叶、赤芍、当归各20g,红花12g,干姜、旱莲草各15g,佩兰、菊花、夏枯草各10g。将上药浸入75%酒精500ml中,密封8天后备用。

方法:①先用木质坚硬的木梳自上而下轻轻梳头皮5分钟;②持木梳从患者圆形脱发部外围开始,围绕患部作均匀叩击,依次叩向中心,使头皮感稍疼痛即可;③在脱发部位用药棉吸收以上备用药液均匀地涂搽,并用手指或手掌隔着药棉对患处轻轻按摩1分钟左右,每日1~2次;④依不同分型配以口服中药:湿热蕴阻者以三仁汤加减,气血不足者以八珍汤加减,肝郁气滞者以小柴胡汤加减。以上治疗1个月为1疗程,疗程间隔3~5日。

本法有活血通经,养血生发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脱发46例,其中属湿热蕴阻者12例,属气血不足者16例,属肝郁气滞者18例。结果痊愈6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

12.针药并用法

取穴:百会、头维、上星、生发(天柱上1寸)。配穴:睡眠差加安眠、内关、神门;偏头痛加用太阳;头昏乏力加四神聪;月经不调加三阴交、关元;白带多加肾俞、次髎。局部与督脉用梅花针叩刺至微出血。另重叩三阴交穴。针刺及梅花针采用常规方法操作,每日或隔日1次。

 &n

|<< << < 1 2 3 > >> >>|

斑秃治疗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斑秃  气血两虚  血热生风 免费索取斑秃治疗资料

上一篇:斑秃方之内治方        下一篇:斑秃的分型治疗

>> 返回斑秃治疗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