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皮肤病 --> 副银屑病 --> 副银屑病的诊断

副银屑病的诊断

临床表现:其分类较为复杂,观点尚不完全一致。多数学者将类银屑病分为四大型,即:点滴型、斑块型、苔藓样型和痘疮样型,其中,苔藓样型和斑块型类银屑病实际上是一个类型,因两者可互相转化并均可演变为蕈样肉芽肿。

1.临床表现:其分类较为复杂,观点尚不完全一致。多数学者将类银屑病分为四大型,即:点滴型、斑块型、苔藓样型和痘疮样型,其中,苔藓样型和斑块型类银屑病实际上是一个类型,因两者可互相转化并均可演变为蕈样肉芽肿。滴状类银屑病和痘疮样类银屑病之间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有学者认为这两种类型同属于苔藓样糠疹。它包括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和慢性苔藓样糠疹(pityriasis lichenoides chronica),滴状类银屑病即慢性苔藓样糠疹,滴状类银屑病和痘疮样类银屑病之间也可互相转化。近年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一些患者初期表现为一些良性皮肤病变如苔藓样糠疹。急性痘疮样糠疹和点滴型副银屑病,数年后逐渐转变为恶性疾病如皮肤T细胞淋巴瘤,故提出对于上述良性皮肤病变患者应进行长期连续的追踪监测,以便及时对早期皮肤 T细胞淋巴瘤作出诊断及治疗。

(1)点滴型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 guttata):临床上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浸润性斑疹或斑丘疹,约针头至指甲盖大小,呈淡红色或红褐色,分散存在,互不融合,上覆细薄的鳞屑,无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皮疹好发于躯干、四肢。而头面部、掌跖及粘膜一般不受累,病程缓慢、迁延,可自愈,但易于复发,无季节性,自觉症状轻微,发病以青年男性多见。

(2)斑块型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 enplaques):较少见,主要特征为皮肤出现斑块,浸润,边界清楚,呈淡红色或红褐色,表面有细薄鳞屑,但无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皮损大小、数目不定,可互相融合,自钱币到手掌大小不等。好发部位为躯干和四肢近端。头面、手足较少受累。自觉症状轻微,病程缓慢,冬重夏轻。无自愈倾向,少数可演变为蕈样肉芽肿。该型又分为小斑块状类银屑病(parapsoriasis en Petities plaques)及大斑块状类银屑病(parapsoriasis en grandes plaques)。

1)小斑块状类银屑病:又称持久性黄色红皮症(xanthoerthrodermia perstans)多见于中年男性,主要表现为1-5cm大小斑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其长轴与肋骨或四肢长轴相平行,呈散在分布,皮损呈红色,表面有细小鳞屑,一般无自觉症状,不累及面部和掌跖,皮损常持续存在,冬天加重,属良性病变。

2)大斑块状类银屑病:有潜在恶变趋势,可发展成蕈样肉芽肿,皮疹可表现为较大的斑块,约10cm大小,呈紫红色、黄红色或淡黄色。其表面有细小皱纹,可有细小鳞屑覆盖,并可见皮肤异色症样表现,皮疹好发于臀部及腋窝等大的皱褶处,可伴不同程度的瘙痒。该型极易转变为蕈样肉芽肿或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malignant reticulosis)。该型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组织病理检查对于及时发现潜在的恶性病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苔藓样型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 lichenoides):很少见,主要表现为扁平小丘疹,似扁平苔藓,表面有细薄鳞屑覆盖。皮损可互相融合成网状斑片,有时可见点状皮肤萎缩和皮肤异色症样改变。毛细血管扩张较为常见。好发于颈侧、躯干、四肢和乳房等处。自觉症状轻微,病程迁延,无自愈倾向。数年后有剧痒发生,是将要演变为蕈样肉芽肿的先兆,一旦转变为蕈样肉芽肿,痒又减退或消失。

(4)痘疮样型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 varioliformis):也称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parapsoriasis lichenoides et varioliformis acuta)较为罕见,其皮损主要表现为针头至黄豆大小圆形红色丘疹、丘疱疹、脓疱,极易出血、坏死、结痂,有时可出现水痘样水疱,皮疹的出现常较突然,好发于躯干、上肢屈侧及腋部,皮疹愈后常留有光滑而微凹陷的瘢痕,自觉症状轻重不等,有的可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痛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该型多见于青年,有学者将其归属于血管炎一类疾病。

副银屑病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副银屑病  副银屑病的诊断 免费索取副银屑病资料

上一篇:副银屑病和银屑病是一回事吗?        下一篇:副银屑病的实验室检查

>> 返回副银屑病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