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五谷杂粮 --> 五谷杂粮大全 --> 红小豆

红小豆

红小豆又名赤豆、赤小豆、红豆、红赤豆、小豆。红小豆富含淀粉。红小豆含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红豆中含蛋白质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钙76毫克、磷386毫克、铁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黄素0.16毫克、烟酸2.1毫克。
蛋清,调成稀糊状,摊在布上,敷于患处。功能:潜热解毒消肿。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痈、疮、疖和婴儿湿疹等。

家常食谱

1、桂花赤豆汤:大红袍赤豆500克,白糖200克,桂花45克。先将赤豆拣去杂质洗净后,放入水中稍浸一些时间,使赤豆浸胖。再将赤豆放入锅中,加清水2000克,旺火烧沸后,改小火焖煮至赤豆酥透(但不能窝糊,要保持赤豆外形完整)后,加入白糖,撒上糖桂花调和即成。特点赤豆酥烂,桂花味香,甜而适口o

2、百合赤豆汤:百合25克,赤豆60克,杏仁6克,砂糖适量。将百合,赤豆洗净,杏仁去皮尖,洗净,三味一起放入锅内,倒人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再煮至热酥,调入砂糖,即可。每日l剂,分2次食服。具有润肺利湿,止咳祛痰功效。适用于肺燥而湿痰内阻、气不化津而引起的咳嗽、喘息、口干、痰多、小便不利等症。

3、赤豆大米粥:赤豆50克,大米200克。先将赤豆浸泡半日,洗净备用。再把大米淘洗干净,与赤豆一起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煮成粥。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益胃的功效。适用于水肿病、大便稀薄等。

4、赤豆花生粥:大米loo克,赤豆200克,花生米100克,白糖适量。先将大米用清水淘洗干净,沥水;赤豆、花生米分别拣净杂质,再用清水洗净。再将锅置旺火上,加入清水,烧沸后下人赤豆、花生、大米沸后改用小火熬煮,至米熟豆烂时加入白糖调匀即成。特点色彩美观,粥色淡红,甜糯滑润,清香味美。

5、赤豆百合杏仁粥:赤豆60克,百合10克,甜杏仁6克,白糖适量。先将赤豆拣去杂质,洗净,沥水;甜杏仁用清水泡一下,洗净,剥去外膜;百合用清水泡透,再撕去外层薄膜,洗净,沥水。再将锅置旺火上,加入赤豆和清水,烧沸后用小火熬半熟时,加入杏仁、百合,再沸时改用小火熬煮,至粥烂时糖,调匀即成。特点软沙浓稠,香甜润滑。

6、赤豆山药粥:赤豆50克,山药100克,白糖适量。先将赤豆拣净杂质,洗净;山药刷洗干净,削去外皮,切成薄片。再将锅置旺火上,加入赤豆、清水,烧沸后改用小火熬煮,至半熟时加入山药片继续熬煮,

至粥熟后,加入白糖调匀,稍煮即成。

7、赤豆桂花粥:糯米250克,赤豆250克,白糖200克,蜜桂花20克,干淀粉65克。先将赤豆去净杂质,洗净,沥水。再将锅置旺火上,加入清水烧沸后下入赤豆,煮至熟烂,捞出待用。将糯米用清水淘洗干净,沥水。然后将糯米人锅,加适量清水,煮至糯米开花时,倒人熟赤豆合煮,至糯米软烂后,将干淀粉用清水调匀,慢慢倒入锅内,边倒边搅拌,烧透后再加入蜜桂花搅拌均匀,起锅,每碗撒上白糖2克即成。

8、赤豆桂圆粥:赤豆80克,桂圆肉20克,白糖适量。先将赤豆先拣净杂质,用清水洗净。再将锅置旺火上,加入赤豆、清水,烧沸后加入桂圆肉,然后用小火熬煮,至赤豆熟烂时,再加入白糖,调匀即成。

9、玫瑰赤豆糕:糯米粉300克,粳米粉200克,赤豆100克,猪板油粒75克,玫瑰花5克,红曲粉少许,白糖200克。先将赤豆去杂物,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清水煮熟,沥去水分。再将糯米粉、粳米粉、白糖、红曲粉倒在缸里拌和,取出150克备用。将清水150克倒人米粉缸内,边倒边搅拌至米粉不干不湿时,用细网筛边筛边用手搓擦,制成粗细均匀的细粉粒,再把熟赤豆倒人拌和。然后取蒸桶一只,将拌匀的米粉倒入桶内,放在沸水锅上蒸至粉呈玉色、八九成熟,将备用的150克米粉拌人猪板油粒后,放人蒸桶内,再蒸15分钟左右,至粉熟离火,倒在干净的台板上,用手揿平,擀薄,撒上玫瑰花,最后用刀切成约2,5厘米厚、8厘米长的长方块10块即成。特点色彩鲜艳,松香肥甜,吃口韧糯。

10、赤豆茸冻:赤豆250克,苞米粉75克,白糖150克(根据口味,甜度可以增减),鸡蛋清2只,咖啡香精少许,果子酱少许。先将赤豆煮烂,除皮擦成细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红小豆  红小豆简介  五谷杂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黄豆        下一篇:开心果

>> 返回五谷杂粮大全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20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