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常见外科疾病 --> 破伤风 --> 夏天当心破伤风

夏天当心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A碎玻璃要了 10岁男孩的命

因为父母工作较忙 , 10岁的小明 (化名 )被送到乡下姑妈家 ,不想厄运竟降临他头上。到姑妈家当天 ,小明的左脚不小心踩了块碎玻璃 ,虽然当时痛得厉害 ,但并没有流多少血。小明的姑妈认为 ,送孩子到乡下就是要磨炼他的意志 ,也没太在意。

谁也没想到 ,半个多月后的一天上午 ,小明开始不停地抽搐 ,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后仰 ,并伴有高烧 ,姑妈吓坏了 ,赶紧把他送到县医院 ,经医生诊断 ,小明感染上了破伤风 ,虽然全力抢救 , 10岁的小明还是失去了生命。

B破伤风死亡率为 20— 40%

据介绍 ,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伤口侵入身体后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其死亡率为 20— 40%左右。

破伤风杆菌主要存在于泥土、人和动物的粪便里 ,是一种厌氧菌 ,只有在缺氧的环境中才能繁殖。如果伤口很浅 ,血运丰富的地方不易感染 ,因为破伤风杆菌在有氧的地方不易感染。若伤口较深 ,污染较严重 ,发生破伤风的可能就会大大增加。

破伤风杆菌作用于人体后会产生一种外毒素 ,使人体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为抽搐 :非常剧烈的咀嚼肌和躯干肌的抽搐 ,患者常常会牙关紧咬、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后仰 ,有时外界环境 ,如声、光、震动的轻微刺激 ,就可引起患者剧烈抽搐和大量出汗 ,严重的患者还会引起呼吸的麻痹 ,导致死亡。

C预防措施有 4条

一般而言 ,破伤风潜伏期为 6— 10天 ,也有少数人潜伏期会长达 1个月左右 ,破伤风一旦发作 ,想治好比较困难 ,但其预防效果极佳。其预防方法主要有 :

1、预防针

一岁以内的幼儿 ,均要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俗称白百破 )三联疫苗 ,由于白百破疫苗不是终身免疫 ,上小学后再接种一次。注射疫苗后 ,其体内已有足够抵抗破伤风毒素的抗体存在 ,能达到较佳的预防效果。

2、注射TAT

如果只是一般性的表皮擦伤 ,应该不会染上破伤风 ,无需紧张。但若出现较深的伤口 ,或伤口被泥土、铁绣等污染物污染 ,一定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一定数量的TAT(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并且在注射前需做皮试 ,只有皮试合格的情况下才能用药。

3、清洗伤口

人受外伤后 ,伤口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高 ,但真正得病的人并不多。这是因为破伤风杆菌本身并不致病 ,只有当细菌大量繁殖 ,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后才会引起破伤风。而细菌大量繁殖的条件是缺氧 ,这种缺氧环境一般只有在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或血块充塞、局部缺血等情况时才会发生。因此 ,受伤后正确处理伤口、破坏受伤部位的缺氧环境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

4、动物咬伤、烧烫伤也需注意

日常生活中 ,很多人并不知道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事实上 ,只要人体皮肤出现外伤 ,如动物咬伤、开放性损伤骨折、烧烫伤等 ,甚至细小的伤口如刺伤 ,只要符合破伤风发病所需的一切因素和条件 ,均可能发生破伤风。

破伤风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破伤风  夏天当心  外科疾病 免费索取破伤风资料

上一篇:破伤风的起病时间与临床表现有哪些        下一篇:农民慎防破伤风

>> 返回破伤风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