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眼科疾病 --> 眼底出血 --> 眼底出血治疗方法简介

眼底出血治疗方法简介

眼底出血,属中医血证范畴,是临床常见的且容易造成失明的眼底病。本病具有吸收缓慢、疗程迁延、并发症多、致盲率高的病理特点。应用中药治疗本病,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眼底出血,属中医血证范畴,是临床常见的且容易造成失明的眼底病。本病具有吸收缓慢、疗程迁延、并发症多、致盲率高的病理特点。应用中药治疗本病,可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将笔者治疗本病的体会略陈如下。

1  辨因施治善用传统煎剂

眼底出血,审其病因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外伤出血:眼底结构精细,组织脆弱,任何轻微的损伤均可使血管破裂而出血;二是炎性出血:眼底血管因炎性刺激,血里的成分破壁而出;三是变性出血:眼底组织因变性疾患使血管脆性增加,凝血机制不良而出血;四是血管硬化出血:眼底动脉硬化,血管壁变厚,血流量减少,可使视网膜缺血,组织坏死出血;五是血管栓塞出血:眼底血管栓塞,血流无法通过,势必破壁外溢;六是压迫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压迫血管,势必瘀阻出血。凡血管因素和血液因素,诸如机械性创伤,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伤血管壁,变态反应引起血管渗透性增加,血小板数目减少、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等,均可引起眼底出血。其主要病理为眼底血管里的血液成分溢出血管壁外,包括血管破裂溢血和血管渗漏出血。

根据临床表现评审病因,可首选凉血止血、活血止血、滋养止血、收敛止血等方药水煎服治疗疗效较好。凉血止血药兼有清热作用,可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眼底出血,如各种炎症引起的出血或兼有热象的出血,常用的药物有生地、玄参大蓟小蓟槐花藕节白茅根地榆紫草仙鹤草等;活血止血药兼有化瘀作用,可用于外伤或血管栓塞引起的出血,如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常用的药物有丹皮、丹参茜草三七、蒲黄、血竭、益母草、五灵脂王不留行等;滋养止血药兼有滋补作用,可用于各种变性疾患引起的眼底出血或体质虚弱的出血患者,如贫血、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眼黄斑出血等,常用的药物有阿胶、荠莱、白及骨碎补旱莲草、花生皮、冬虫夏草等;收敛的炭类止血药兼有祛风清热、凉血止血等多方面的作用,临床应用范围很广,这类药物经过炭化以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性味,能散能收,能清能止,凡各种类型的出血,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均可选用,常用的药物有山栀炭、黄芩炭、生地炭、荆芥炭、艾叶炭、血余炭、棕榈炭、槐花炭、地榆炭、侧柏叶炭等。

2辨证施治合理选用中成药

中成药是应用中药复方制成的具有固定剂型的成品。如要合理选用,就离不开辨证施治。眼底出血常见的有瘀血内停、血热妄行、肝肾亏损等证型,可选用适当成药治疗。

2.1瘀血内停证外伤所致者可用七厘散,每天3次,每次3 g;或三七活血丸,每天3次,每次9 g;静脉栓塞所致者,可用消栓口服液,每天3次,每次10~20 ml;或消栓通冲剂,每天3次,每次6 g;若瘀血内停、久积不散者可服血府逐瘀丸,每天3次,每次9 g;或活血通脉胶囊,每天3次,每次2~3粒。

2.2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所致者可服荷叶丸,每天3次,每次9 g,或四红丸,每天3次,每次6 g;或明目卜清丸,每天3次,每次6—9 g。血热妄行的病变很多,一般可通用神效止血丸,每天3次,每次6—9 g。

2.3肝肾亏损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者,可服复方杜仲片,每天3次,每次5片;或降压丸,每天3次,每次6~9 g,如合并肝风内动者,可服天麻钩藤冲剂,每天3次,每次lO g;肝肾不足所致者,可用十全明目片,每天3次,每次5片;或杞菊地黄丸,每天3次,每次6—9 g,治疗肝肾亏损的中成药较多,如保瞳丸(每天3次,每次6~9 g)、强肾片(每天3次,每次4片)、滋阴补肾丸(每天3次,每次1支)、益视冲剂(每天3次,

|<< << < 1 2 3 > >> >>|

眼底出血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治疗方法简介 免费索取眼底出血资料

上一篇:眼底出血的治疗        下一篇:怎么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

>> 返回眼底出血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