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中医漫话 --> 采桑女伴淑且真 桑药入方功最神

采桑女伴淑且真 桑药入方功最神

桑树有巨大的药用价值。桑木火力强劲、均匀有力,被称为阳火,是熬制中药的重要火源。桑叶、桑叶汁、桑叶露、桑椹、桑葚酒、桑枝、桑根、桑白皮等均可入药,附属于桑树的桑耳、桑黄、桑螵蛸、桑蠹虫、桑寄生等亦为中药。

春蚕昨夜眠方起,闲了罗机,共采柔枝,桑柘阴阴三月时。

背人佯笑移金钏,惆怅花期。故故留迟。独自归来雨满衣。

这首《采桑子》是宋人赵子发的作品,描写采桑女的春日情思,后演变为词牌《采桑子》。

入诗桑树作用大

相传黄帝正妃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于是产生了丝绸文化。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桑树枝条制作的桑叉、箩筐等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古人有“有意诗书修笔墨,潜心世事执桑叉”之说。桑木制作的弓(桑弧)是古代重要的武器,《礼记》说:“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桑葚既是可口的水果,也是古代穷人的救命粮,《卫风·氓》云:“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树皮可以造纸;桑木可以制作家具。桑树具有如此巨大的经济价值,难怪诸葛亮说自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古代女子将桑树比兴为心上人,《小雅·隰桑》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桑树有巨大的药用价值。桑木火力强劲、均匀有力,被称为阳火,是熬制中药的重要火源。桑叶、桑叶汁、桑叶露、桑椹、桑葚酒、桑枝、桑根、桑白皮等均可入药,附属于桑树的桑耳、桑黄、桑螵蛸、桑蠹虫、桑寄生等亦为中药。《本草图经》曰:“方中称桑之功最神,在人资用尤多。”

甘寒桑叶散风热

“鸟鸣桑叶间,叶绿条复柔。攀看去手近,放下长长钩。”(王建《采桑》)采桑女采摘的嫩桑叶除了养蚕,也可入药。嫩桑叶又名新桑叶,为春季桑叶茂盛时采收的桑叶,以叶大而肥、色碧绿者为佳。嫩桑叶长于清肝明目,《医级》中记载的桑麻丸,由嫩桑叶和黑胡麻子制成,具有滋养肝肾、祛风明目的功效,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迎风流泪的治疗。

桑叶性味苦、甘、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神农本草经》将桑叶列为中品,载其能“除寒热,出汗”。桑叶常与菊花相须为用,并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药,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热犯肺,发热、咽痒、咳嗽等症,如桑菊饮;桑叶与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或与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可治疗肺热咳嗽、燥热咳嗽,如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桑叶与菊花、石决明白芍等药同用,可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头重脚轻、烦躁易怒;桑叶与菊花、蝉蜕夏枯草决明子等配伍,可治疗风热上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涩痛、多泪;桑叶与黑芝麻配伍,可治疗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所致的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如扶桑至宝丹;桑叶与菊花、石决明、夏枯草等同用,可治疗肝热引起的头昏、头痛。

桑叶汁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肝明目、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目赤肿痛、痈疖、瘿瘤、金疮、蜈蚣咬伤的治疗;桑叶露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目赤肿痛的治疗。

苦平桑枝祛风湿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曹植《美女篇》)桑枝入药,以5~6月采收的嫩枝为好。桑枝性味苦、平,归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的功效。《本草图经》载:“(桑枝)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轻身,聪明耳目,令人光泽,兼疗口干。”

桑枝属祛风湿、强筋骨类中药,祛风湿而善达四肢经络,通利关节,尤宜于风湿热痹,肩臂、关节酸痛麻木者。桑枝性平,故无论痹证新久、寒热均可应用,偏寒者,配伍桂枝威灵仙等效果更佳;偏热者,配伍络石藤忍冬藤等效果更佳;偏气血虚者,配伍黄芪鸡血藤当归等效果更佳。桑枝与柳枝、杉枝、槐枝等配伍外洗,可治风毒攻手足疼痛,皮肤不仁,如桑枝汤。《本草撮要》载:“桑枝,功专去风湿拘挛,得桂枝治肩臂痹痛;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痒。”

桑瘿性味

|<< << < 1 2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采桑女  采桑子  桑药  桑耳  桑黄  桑螵蛸  桑蠹虫  桑寄生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拒霜花开芳出众 芙蓉月冷疗疽痈        下一篇:从佛心仙技谈中医传承创新

>> 返回中医漫话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