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裂纹舌的中医治疗

裂纹舌的中医治疗

在健康人群中大约有0.5%的人舌头有先天性的裂纹,称先天性舌裂,其特征是裂纹中有舌苔覆盖,且无不适症状。这种先天性的裂纹舌不同于患病者的裂纹舌,属于不正常舌象。

裂纹舌:舌面上出现横向裂纹,见于Down病(先天愚型)与核黄素缺乏,后者有舌痛,纵向裂纹见于梅毒性舌炎。

在健康人群中大约有0.5%的人舌头有先天性的裂纹,称先天性舌裂,其特征是裂纹中有舌苔覆盖,且无不适症状。这种先天性的裂纹舌不同于患病者的裂纹舌,属于不正常舌象。

患病者的裂纹舌舌面有明显的沟裂,而沟裂中并无舌苔覆盖。此舌象一般由于精血亏虚,或阴津耗损,舌体失养,舌面萎缩所致。

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

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

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

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

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

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

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

舌绛干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

但裂不光,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

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

舌黄有虎斑纹者。为气血两播;

舌红润而有黑纹,为厥阳之寒证;

下后反见人字纹者,为肾气凌心;

中有袭纹者,多属胃气中虚;

淡白舌有发纹满布者,为脾虚湿侯,舌红露黑纹数条而苔滑者,为水乘火位之寒证;

舌现蓝纹,在伤寒为胃气衰微,在杂病为寒积滞宫中;

裂纹而出血,血液灼枯,舌尖出血,为心经邪热塑盛。

由于裂纹舌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较少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将裂纹舌分为三型:

1、血虚热盛型:口腔舌体裂纹,舌质红,色光滑,表面略粗糙,形成条沟状,网状损害,干燥渗血,瘙痒。伴有面色苍白或萎黄,脉细数。治以养血润燥,方用补血润燥汤:熟地20克,首乌12克,黄精12克,玉竹12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竹叶12克,莲子心10克,虎杖15克,鱼腥草20克,龙胆草12克,黄芩12克,黄柏12克,公英20克,蝉蜕10克,甘草6克,水煎服。首乌丸、莲芝丸口服。

2、阴虚内热型:口腔舌体裂纹,舌质绛红,舌面光滑,伴有咽喉干痛,口渴不欲饮,心烦,舌红苔薄,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方用滋阴汤:生地30克,花粉15克,天冬12克,玉竹15克,黄精15克,百合20克,玄参15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生石膏20克,竹叶12克,丹参30克,栀子12克,公英20克,连翘20克,山茱萸12克,甘草6克,水煎服。知柏丸、热炎宁口服。

3、脾湿不运型:口腔舌体裂纹、网状条纹,反复发作,有水疱,伴有腹胀、纳少、低热、倦怠,或干渴口苦,大便稀薄,舌苔薄,质淡,脉濡数。治宜健脾和胃,清利湿热。方用健脾化湿汤: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苍术12克,扁豆12克,莲子15克,薏苡仁20克,芡实20克,白豆蔻12克,吴茱萸3克,甘草6克,茵陈15克,砂仁10克,水煎服。参茯丸、胃立丸口服。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曹元成)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裂纹舌的中医治疗  裂纹舌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车前子止泄勿盲目        下一篇:刺穴戒烟法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