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疏肝和胃汤主治胃痞病

疏肝和胃汤主治胃痞病

疏肝和胃汤疏肝理气,和胃化痰、化瘀消痞。主治因肝气郁结、横逆犯胃、痰凝血瘀所致的胃痞病。

组成:柴胡12~24克,麸炒白芍12~30克,麸炒枳实15克,陈皮12克,姜半夏12克,茯苓15~30克,川芎12克,醋香附12克,紫苏梗15克,姜厚朴15克,旋覆花30克(包煎),代赭石30克(先煎),三七粉3~6克(冲服),炙甘草6克。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化痰、化瘀消痞。

主治:因肝气郁结、横逆犯胃、痰凝血瘀所致的胃痞病。症见胃脘胀满或胀痛,呃逆嗳气、泛酸烧心、恶心呕吐、口苦咽干、胸胁苦满、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舌下静脉迂曲怒张,脉弦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方解:《景岳全书·痞满》曰:“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脾胃气机升降失司,发为痞满。王道坤认为:“百病生于郁”。气郁日久,可使血行不畅而成血郁;气血瘀滞,湿聚成痰,留而不去,必致痰郁。对于气郁、痰郁、血郁杂至而成的胃痞病,王道坤遵循“木郁达之”的原则,重在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气行则痰郁自解,辅以和胃化痰、化瘀消痞,已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疏肝和胃汤是由四逆散、二陈汤、旋覆代赭汤等诸方化裁而来,方中柴胡入肝胆经,疏肝解郁,升发阳气,枳实行气破滞,与柴胡相伍,升降相因,白芍养血柔肝,配合甘草,补肝体,缓肝急,四药合用,疏肝解郁,调和气血;加用川芎、醋香附以增强疏肝理气之力;陈皮、姜半夏、茯苓、紫苏梗燥湿行气、和胃化痰;旋覆花、代赭石、姜厚朴降逆化痰、下气消痞;三七粉活血、化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和胃化痰、化瘀消痞之功。

临证加减:若见身热烦躁属气郁化火者,可将柴胡加量,并酌加焦栀子淡豆豉黄连、淡竹叶;若见泛酸烧心甚者,可加海螵蛸浙贝母、煅瓦楞子;若见胃脘痞满甚者,加木香砂仁;若见口干、口渴欲冷饮、大便秘结属热盛伤阴者,可将白芍加量,并酌加北沙参麦冬槟榔;若虚烦不寐者,将茯苓易为茯神,酌加酸枣仁(胃酸明显者勿用)、柏子仁、制远志;若见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属脾虚者,可将枳实易为枳壳、并酌加红参(另煎兑服)、干姜、麸炒白术炮姜;若见胃脘刺痛、舌质紫黯、舌下静脉迂曲怒张中度或重度属血瘀胃络者,并酌加三棱莪术

临证备要:

1.本方所主治之胃痞病,近似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此类疾病病情顽固,病程较长,王教授认为在本病治疗上,3个月为1疗程,治疗过程中应劝告患者树立信心,坚持治疗。

2.王道坤强调,情志失调是胃痞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人体情志活动是正常生理表现,若情志刺激超过人体自身所能调控的范围,则会使人体气机逆乱,导致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正如《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故特别嘱咐患者舒畅情志,保持平和的心态,勿忧愁恼怒。

3.服用该方治疗期间,患者饮食宜规律,切忌饥饱无度,应选择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进食宜细嚼慢咽,忌浓茶、烟酒、咖啡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疏肝和胃汤  胃痞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王氏妇科应用柴胡体会        下一篇:治疗颤证经验浅析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