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内科 --> 肢体经络病证 --> 痿症(痿病) --> 水饮内渍型痿症的常用药物

水饮内渍型痿症的常用药物

甘遂能泻逐停留于上、中、下三焦经隧之水饮,使水从大便泻出。对于水饮浸渍肌肉、筋脉,表现一派实证的痿病,本品有迅速泻逐所留水饮之功。

1、甘遂

甘遂 性味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功主泻水逐饮,消肿散结。能泻逐停留于上、中、下三焦经隧之水饮,使水从大便泻出。对于水饮浸渍肌肉、筋脉,表现一派实证的痿病,本品有迅速泻逐所留水饮之功。若水饮初结,痿病初成,大便干秘,体质尚佳,常与大戟、生大黄芒硝木香等通积导滞、泻水行气之品配伍;若水饮久留,伤及脾肾阳气,或素体阳虚之痿病,则每与芫花、炮附子细辛干姜桂枝白术茯苓、木香、厚朴等峻下、温化水饮、健脾利湿、行气之品配伍。本品所含的泻下有效成分为不溶于水的黄色树脂状物质,故作丸、散剂较好。生甘遂作用较强,毒性也较大;煨甘遂泻下作用较弱,毒性也较小;用醋炙后,可减缓其泻下作用和降低其毒性。生品一般用0.3~1克;煨甘遂、醋炙甘遂1.5—3克,宜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情况逐渐加重。本品反甘草,与甘草同用则毒性增加。需要注意的是,本品为峻烈逐水之品,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中病即止。对于虚证、年老体弱者及孕妇忌用。

2、大戟

大戟 性味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功能泻水逐饮,消肿散结,能泻逐上、中、下三焦脏腑之水,常与甘遂配伍应用,使停蓄在脏腑,经隧的水邪都能被逐去。对于痿病因水饮内渍肌肉、筋脉所起之实证者,每与甘遂、芫花、大枣、茯苓、白术、厚朴、木香等配伍应用。若偏热象,大便秘结,脉沉滑数有力者,可视患者体质状况酌加生大黄6~ 10克(后下),槟榔15克以泻热、降气利水;若偏寒象,畏寒肢体肿甚,小便不利,脉象沉迟者,则可配伍炮附子、肉桂五加皮、厚朴、白术、茯苓、木香等同用。本品药性峻烈,有毒,用量一般为0.6-1.5克,入丸、散剂。特殊情况下可增至3克左右,不可多用,且应中病即止。服用中如出现咽部肿胀、呕吐(或眩晕)、痉挛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本品反甘草,不能与甘草同用。年老体弱及孕妇忌用。

3、芫花

芫花 性味辛温,有毒。入肺、肾、大肠经。功能峻下逐饮。对于水饮内渍型痿病,常与甘遂、大戟二药同用,有关配伍可参考甘遂、大戟有关用量及注意事项,皆同以上二药,只是其毒性更大,用醋炙后可减轻其毒性,故临床上一般均用醋炙芫花。

4、泽泻

泽泻 性味归经及功用等内容已于“湿热浸淫证”下论述,由于其具有显著的利水渗湿兼有泄热作用,故水饮浸渍型痿病在伴有水饮化热证象而大便未秘时,可于主方中佐用适量的泽泻,使水饮、热邪从小便中泄出,以助痿病康复。注意事项参看湿热浸淫证下。

5、茯苓

茯苓 味甘淡,性平,人心、肺、脾、膀胱经。其利水渗湿作用强而不峻,加之又有健脾补中之功,所以对水饮内渍型痿病,不论有无寒化,热化证象,是在水饮停蓄、胀满之实证阶段,还是在积蓄水饮已去,正虚未复的阶段,均可在辨证药方中加入茯苓,以增进疗效。尤其是在水饮停蓄由脾虚引起以及水饮大部已去,脾虚未复时,茯苓更具神威之力。《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阴虚津液枯乏者不宜用,滑精者亦须慎用。

6、桂枝

桂枝 可人心经,有助心阳和温化水饮的功能。而水饮内渍型痿病主要由心、脾、肾三脏阳气虚衰,水饮不化,停蓄体内,浸渍皮肉、筋脉所致。桂枝有助阳化饮双重功效,故对水饮内渍型痿病伴有心阳虚衰证候(如心悸气短、畏寒肢肿等)者尤为适宜,常与淡附片、醋炙芫花、苏子薤白、茯苓、白术、法夏、甘草、炙黄芪等同用。此时桂枝须用大剂量(15-30克)才能收到较好效果,且多与甘草为伍。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水饮内渍  痿症  甘遂  大戟  芫花  茯苓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外感寒湿型痿症的常用药物        下一篇:痰热郁结型痿症的常用药物

>> 返回痿症(痿病)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