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保健 --> 中医养生 --> 药物养生 --> 鹿茸补阳益肾精 正确服用看人群

鹿茸补阳益肾精 正确服用看人群

鹿茸性温补而不燥,能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虚寒体质、体质偏弱的人有较好的强身作用,所以鹿茸被视作保健佳品,已广泛进入大众的生活。

在古代,鹿又称“斑龙”,出自元代释继洪的《澹寮集验方》一书。据记载,古时有一道人在西蜀药市卖一种成药,名叫“斑龙丸”,又叫“茸珠丸”。道人经常大醉,但他还不忘说:“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都漫说。惟有斑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意思大概是说,当人体的肾精亏虚衰竭时,什么“九转灵丹”都是骗人的,只有他的药物能补精益髓,大补元精,他的药方主要成分就是鹿茸鹿角胶、鹿角霜。诗中所谓“斑龙顶上珠”指的就是鹿茸。

鹿茸作为药用,从先秦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医药学家的不断认识、实践,鹿茸的功效得到了全面的补充。

鹿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温,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角,主恶创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说明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对鹿茸的功效已有了深刻认识。

魏晋南北朝《名医别录》记载:“ 味酸,微温,无毒。主治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养骨,安胎下气,杀鬼精物,不可近阴令痿。久服耐老。”

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鹿茸,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古代医家将鹿茸这样的动物性药物称为血肉有情之品,认为血肉有情,非金石草木例也,能栽培身肉之精血,其功专力宏,自古以来,鹿茸就被视为抗老延年的药物。

鹿茸,味甘、咸,性温,归肾、肝经,功效为补肾阳、益肾精、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等,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导致的头晕、耳聋、目暗、神疲乏力、畏寒、虚劳羸瘦等症状,同时男子可伴有阳痿、滑精、早泄等症状,女子可伴有宫冷不孕、崩漏带下等症状。根据现代科学分析,鹿茸含有 25 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临床实验证明,它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造血功能、促进伤口愈合、改善心血管系统、增强体力、增强生殖能力,这与中医将它作为强身、补血、养颜防老的补药,不谋而合。

简便的食用方法

1、鹿茸磨粉

在晚上睡觉之前,用酒或者盐开水送服鹿茸粉,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服用方法。

2、鹿茸泡酒

鹿茸可单独泡酒,亦可与其他药物一起泡酒,如鹿茸与山药泡酒,可治疗因肾阳虚导致的阳痿不举,小便频数。

3、鹿茸煲汤

食疗保健强身的一大方法,煲汤时可加入少许,慢火细炖,饮其汤水,同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

适用人群

鹿茸性温补而不燥,能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虚寒体质、体质偏弱的人有较好的强身作用,所以鹿茸被视作保健佳品,已广泛进入大众的生活。但鹿茸主要适合于以下几种人群:

中老年人 40 岁以上的中年男性及体质较差的老年人,食用鹿茸可益气养血、强筋壮骨。

怕冷者 怕冷的人大都阳虚,主要以畏寒怕冷、神疲乏力等为表现,而鹿茸正是治疗阳虚的温性滋补品。

性功能衰退者 鹿茸可恢复并促进精力与性功能,主治肾阳不足、腰酸背痛、遗精滑泄、小便频繁等症。

疲劳过度的中青年 鹿茸具有生精补髓、健脑安神、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适用于精血不足、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出虚汗、贫血者。

有溃烂者 鹿茸具有生肌,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

中年妇女 鹿茸能治疗子宫虚冷、崩漏、带下、产后贫血及宫冷不孕等妇科疾病。

发育迟缓的小儿 对于小儿的筋骨萎软、骨软行迟,可起到强筋骨的作用。

忌用人群

在普通百姓的眼中,鹿茸是当之无愧的保健圣品,但哪些人不宜服用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日常饮食已经超常满足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所以不是人人都虚,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吃鹿茸。

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以及外感热病者,均应忌服。具体如下:

阴虚体质不宜服用 症状表现为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口干,头发、皮肤干枯,舌干红、少苔,甚至光滑无苔。

内热者不宜服用 症状表现为胸中烦热,午后潮热,五心发热,口苦,小便黄赤等。

血热者不宜服用 症状表现为经常流鼻血,咳血,吐血,便血或女子行经量多,血色鲜红等。

外感疾病者不宜服用 无论外感风寒,还是外感风热,大凡邪在肌表,必有恶寒、恶风、发热、头痛、肢节疼痛

等症状,此时切忌服用鹿茸。

高血压、肝病者须慎用 凡是高血压、肝炎及肝功能不全等病症,属于阴虚火旺或内有实火者,必须遵循医嘱,慎重服用,不可自行选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鹿茸  生精补髓  养血益阳  强健筋骨  阴虚阳亢  阴虚体质  内热  外感疾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六味地黄丸不是男科病的万能药        下一篇:

>> 返回药物养生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