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皮肤病 --> 神经性皮炎 --> 神经性皮炎常识 --> 神经性皮炎方

神经性皮炎方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FS:CONTENT_START]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病因尚不很清楚,但多与神经精神因素有明显关系,如精神过度兴奋或忧虑、过分悲伤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瘙痒,搔抓后可继发皮肤肥厚、皮沟加深而成苔藓样改变等。临床有局限性和泛发性之分,以局限性为多见。

西医主要采取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中医称之为“摄领疮”或“牛皮癣”。多因风湿蕴阻、肝郁化火、血虚风燥等所致,治疗亦多内外结合,疗效较好。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通络轩痒汤

黄连3g,白蒺藜60g,灵磁石、生牡蛎(均先煎)各30g,红花、皂刺、三棱莪术海藻昆布蕲蛇各15g,全蝎5g,蜈蚣1条,炙甘草10g。血虚加制首乌、胡麻仁;痒重加白鲜皮荆芥防风;心烦口渴加生地、玄参;失眠多梦加夜交藤、远志;肝郁化火加夏枯草、栀子。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泻火解毒,通络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神经性皮炎100例,其中局限性神经性皮炎65例,泛发性35例。结果痊愈58例,好转34例,无效8例。疗程最短3天:最长1个月左右。

2.消风化瘀汤

荆芥、防风、三棱、莪术、生甘草各10g,蝉衣5g,露蜂房3g,生地、蚤休各15g,紫草20g。皮肤苔藓化严重者,加桃仁、王不留行;瘙痒剧烈者,加乌梢蛇;干燥脱屑较多者,加全当归;糜烂渗液者,加地肤子;夜寐不宁者,加夜交藤;急躁易怒者,加五味子、白芍。用药量均为10g。

开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服用。并用药渣煎汤洗浴,或将药渣装入布袋内局部热敷,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待症状减轻后,隔日给药1剂,再递减至隔2~3日1剂。对于妇女经期及孕妇应停药。

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神经性皮炎39例,结果痊愈11例,显效18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疗程最短36天,最长112天,平均74天。

3.加减丹参

丹参、百部、生石膏各30g,蛇床子苦参、荆芥、薄荷、黄芩、五味子、川楝子各15g。热重者加玄参、连翘、紫草、白花蛇舌草;湿重者加白鲜皮、藿香、车前草;腹胀便结者加大黄莱菔子;血瘀甚者加川芎穿山甲鳖甲;瘙痒甚者加全蝎、防风、细辛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配合外洗方(白矾、朱菖蒲、知母、盐射干、薄荷叶黄精各30g。用水将药物浸泡2小时,煮沸15~20分钟,取药液浴擦患处),每日1剂,用数次。

本方由《证治准绳》丹参汤加减而来,有活血化瘀,清热除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神经性皮炎8例,结果:6例皮损消失,皮肤恢复正常;1例皮损改善,症状缓解;1例症状减轻。

4.龙蛇消痒汤

地龙、乌梢蛇、当归、苦参各15g,白蒺藜、生地、制首乌、冬凌草、焦山楂各30g,黄芩20g,川芎、苍术、红花各10g。血热明显去苍术、川芎,加丹皮、紫草;瘙痒剧烈伴心烦不寐加栀子、夜交藤、珍珠母、生石决明;皮损肥厚加蜈蚣、丹参;病久体虚加黄芪太子参、黄精;皮损在颈部加葛根;在上肢加羌活;在下肢加牛膝;外阴加蛇床子。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配合外用冬凌膏(冬凌草、铜绿、密陀僧、松香、官粉各30g,梅片、苯酚各5g;上药共研细末,过100目筛,以凡士林调膏外涂皮损处),每日2~3次。

本方有养血活血,燥湿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神经性皮炎20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2%。

5.五皮止痒汤

梓[FS:PAGE]白皮、川楝皮、榆白皮、白鲜皮、海桐皮、生地、熟地各15g,地肤子、蛇床子、当归、赤芍各9g,苦参、何首乌各10g,红花6g,甘草5g。血热盛重用生地,加丹皮、玄参;血虚重用何首乌、熟地;气虚加炙黄芪、党参;心神不宁少寐加夜交藤、合欢皮、珍珠母。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药渣加苦参、蛇床子各30g,水煎取汁于睡前擦洗患处。

本方有祛湿活血,养阴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神经性皮炎70例,结果痊愈53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2例。

6.加味消风汤

荆芥、防风、生地、当归、蝉蜕、苍术、茯神、石膏、苦参、知母、牛蒡子各10g,木通、甘草各5g。伴心烦失眠,夜间痒甚者,加煅龙骨或煅牡蛎30g;奇痒难忍者,加僵蚕或乌梢蛇10g;湿热甚者加白鲜皮或龙胆草15g;血分热甚者加紫草或赤芍10g。

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配合局封治疗(取复方叶宁2~4ml,加0.5%普鲁卡因2~4ml,注射用水2~4ml,于患处皮下浅层注射(分3~5处)),5~7天封闭1次,3次为1个疗程,至愈为止。对皮损面积大,患处多者,可分区分次局封,但切勿注射过浅。

本方有祛风清热,安神止痒,养血润燥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泛发型神经性皮炎33例,结果痊愈29例,有效4例。

7.益气止痒汤

泡参、沙参白术、白芍、红活麻各30g,茯苓、生地、地骨皮各15g,当归、钩藤、丹皮各12g,黄芪18g,甘草、陈皮各10g。皮厚如革加牡蛎、丹参;阵发性剧痒加青蒿、珍珠母;易反复者加防风。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健脾益气,活血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神经性皮炎11例,结果痊愈7例,显效3例,无效l例。

8.活络止痒汤

丹参25g,丹皮、桑白皮、白鲜皮、荆芥、蒺藜、金银花、连翘、白前各15g,防风、蝉蜕、生地、姜虫各10g,全蝎5g,蜈蚣1条。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7天为1疗程。同时配合外洗剂(生半夏、生南星、闹洋花、生川乌、生草乌五倍子、五味子各1sg,诃子、栀子、川楝子各20g;上药加醋30g水煎外洗),每日1~2次,2周为1疗程。

本方有清热活血,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神经忖皮炎121例,结果:经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103例,进步18例。

9.凉血愈风汤

生地、白蒺藜、威灵仙各12g,生槐花20g,苦参、白鲜皮各15g,皂角刺9g,全蝎3g,蝉蜕6g,甘草5g。风湿热毒型加黄连、山栀子;血虚风燥型加生何首乌、当归。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有报道运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56例,其中属播散型者治疗10~42天,局限型者治疗25~118天。结果近期痊愈48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94.64%。

10.养血熄风汤

生地、丹参各20g,丹皮、白鲜皮、豨莶草、当归、威灵仙、钩藤各10g,鸡血藤、夜交藤、何首乌各15g,地肤子12g。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有报道运用本方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60例,结果痊愈26例,显效18例。

11.克癣汤

乌梢蛇15g,蝉衣、僵蚕、蜂房、白鲜皮、荆芥、苦参、蛇床子、地肤子、薏苡仁、茯苓、土茯苓各12g,丹皮、赤芍、蝉蜕、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白蒺藜各10g,生地3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神经性皮炎1290例,结果总有效率约为95.3%。

12.神皮灵

细辛、草乌、[FS:PAGE]马钱子各5g,80%~95%浓来苏液100ml。将以上药物浸泡于来苏液中10~15天即可使用。用时取消毒棉签蘸药液涂擦皮损处,切勿涂擦在正常皮肤上,以免损伤正常皮肤。局限型、泛发型苔藓样变皮损脱落后可用肤轻松及去炎松尿素软膏再涂擦患处皮肤;泛发型可同时静脉给地塞米松;全身瘙痒剧烈可口服抗过敏药物。

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神经性皮炎230例,结果痊愈2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26%。

13.皮炎净

苦参、蛇床子各150g,黄柏、地肤子、白鲜皮、防风、皂刺各100g,樟脑20g,薄荷脑10g,苯酚10ml,75%酒精1000ml,聚山梨酸80ml,蒸馏水适量。上药制成酊剂,外搽患处,每日2~3次。

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神经性皮炎40例,结果痊愈率为70%。

14.皮炎酊

斑蝥8g,雄黄、铜绿、冰片各12g,苦参60g。上药加75%酒精1000ml浸泡半个月制成酊剂,外搽患处,每日1~3次。

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神经性皮炎82例,结果痊愈51例,总有效率为96%。

15.敌苔搽剂

马钱子、生草乌、五倍子、细辛各3g,黄柏、生半夏、生南星各6g,30%甲酚皂溶液150ml,95%酒精50ml,蓖麻油20 m1。上方中药碾细末后浸泡于诸溶液中,5天后取汁备用。用时以此药汁外搽患处,每日3~4次。

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神经性皮炎60例,结果痊愈56例,总有  效率为96%。

16.四味止痒散

防风、白芥子各30g,五倍子20g,冰片3g。上药研细末,加醋调成糊状,或用凡士林制成膏剂,敷于患处,每次2小时。

同时配合内服药: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