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唇癌的外治法
唇癌常由脾胃积热壅盛或肝郁化火,灼津炼痰,毒热痰火结聚所致,初期多呈实热之象,中医治疗以清热泻火、散结解毒为主;后期热盛灼津,耗损肾阴,水亏于下,无以上济于火,而致虚火上炎,多呈阴虚火旺,毒火未尽而正气衰弱之征,治疗以滋阴降火,解毒祛腐、软坚散结为主。一般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并配合现代医药疗法,可提高疗效,延缓复发。
中医对唇癌的外治法
1)五虎膏:番鳖,川蜈蚣,天花粉,北细辛,生蒲黄,紫草,穿山甲,雄黄,白芷。
用法:使用前先用甘草水将瘤面冲洗干净,拭干,用本膏涂敷肿瘤表面约lcm左右厚,1天2~3次,可使肿瘤缩小或消失。
2)蟾酥饼:蟾酥(酒化),轻粉,麝香,枯矾,寒水石(煅),制乳香,制没药,铜绿(绿矾),雄黄,蜗牛,朱砂。
用法:上药各为末,先将蜗牛研烂,加入赡酥及其他药末捣匀,以陈醋调,外敷于溃疡面,然后用生肌膏盖之。
3)蛋黄油:熟蛋黄3~5枚。
用法:煮熟鸡蛋去白,用蛋黄3~5枚,放入锅内,用文火熬煎,炸枯去存油,大约1个鸡蛋可出油3~6g,每日随意蘸搽患处。
4)珍珠散:药物:硼砂、雄精、川连、儿茶、人中白、冰片、薄荷叶、黄柏、大破珠子。
用法:适量吹患处。
5)皮癌净。
药物:红砒、指甲、头发、大枣(去核)、碱发白面。
用法:研末直接敷于肿瘤疮面,或调成膏状涂抹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疮面先以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
6)密陀僧散。
药物:密陀僧,五倍子,甘草,黄柏皮。
用法:前3味药共研细末,涂黄柏皮上,炙干,刮片贴于患处。
7)信枣散。
药物:信石粉,红枣(去核)。
用法:将信石粉装入去核红枣内,入恒温箱中烤干,研末,以麻油调敷。
8)乌梅煎。
药物:枳实,乌梅(去核),甘草(灸、锉),童便。
用法:上药共研末为散,每次9g,力口童便150ml,煎3~5沸,和渣趁热含漱口唇,冷则吐出,每日3次。
9)紫归油。
药物:紫草,当归。
用法:2药入芝麻油中熬,去渣出火气装瓶,用棉签蘸药少许,频频涂于患处,不拘次数七
10)柏薇糊剂。
药物:黄柏末,野蕃薇根。
用法:黄柏末以野蕃薇根捣汁调匀,涂患处。
唇癌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中医对唇癌的药物治疗 下一篇:唇癌的饮食调养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