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癌症肿瘤 --> 牙龈癌 --> 牙龈癌

牙龈癌

牙龈癌多为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以溃疡型为最多见。下牙龈较上牙龈多发,肿瘤生长缓慢,男性多于女性,临床可表现为溃疡或乳头状突起。早期肿瘤侵犯牙槽突及颌骨,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局都伴有疼痛。

牙龈癌多为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以溃疡型为最多见。下牙龈较上牙龈多发,肿瘤生长缓慢,男性多于女性,临床可表现为溃疡或乳头状突起。早期肿瘤侵犯牙槽突及颌骨,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局都伴有疼痛。上颌牙龈癌可侵入上颌窦;下颌牙龈癌可侵及口底及颏部,向后侵及磨牙后区及咽部时,可引起张口困难。临床注意检查区域淋巴结的个数、大小和质地。下颌牙龈癌一般转移途径,颌下及颏下淋巴结;上颌牙龈癌则转移到患侧颌下及颈深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以确定肿瘤性质。 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未分化癌可考虑放疗。早期牙龈癌也可用低温治疗。

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以癌最常见,在癌瘤中又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多见,在我国,口腔颌面部鳞癌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以牙龈癌、舌癌、颊癌、腭癌以及上颌窦癌常见,口腔癌在我国长江以北,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5-5.6%,长江以南为1.75-5.18%。在印度其在全身恶性肿瘤中高达40%以上,按照病理分化程度,鳞癌一般可分为Ⅲ级:Ⅰ级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Ⅲ级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最高,牙龈癌在我国发生率较高,其在恶性肿瘤构成比中居首位,多为分化较高的鳞状细胞癌。

【病因学】

口腔癌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认识,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多数口腔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一些外来因素象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癌因素,例如舌及颊粘膜癌可发生于残根、锐利的牙尖、不良修复体等的长期、经常刺激的部位。另外,内在因素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发现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口腔癌发病前通常都有一癌前病变阶段,如口腔粘膜白斑,创伤性溃疡,乳突状瘤等。

【临床表现】

牙龈癌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溃疡型或外生型,其中以溃疡型为多见。起始多源于牙间乳头及龈缘区。溃疡呈表浅、淡红,以后可出现增生。由于粘骨膜与牙槽突附丽甚紧,较易早期侵犯牙槽突骨膜及骨质,进而出现牙松动,并可发生脱落。

牙龈癌无论起自颊(唇)或腭(舌)侧均可通过牙间向对侧蔓延;向外侧各自向唇颊沟,向内侧则各自向口底及腭部侵袭;向上可破坏上颌窦底,穿破骨质,进人上颌窦,成为继发性上颌窦癌;向下可波及下颌骨,晚期甚至发生病理骨折。牙龈癌侵犯骨质后,X线片可出现恶性肿瘤的破坏特征一虫蚀状不规则吸收。

牙龈癌常出现颌下淋巴结转移,后期则颈深上群淋巴结受累。牙龈癌如位于前牙区(特别是在下前牙区),可出现颏下或双侧颈淋巴结转移。

【鉴别诊断

牙龈癌的诊断并不困难,活检确诊也很方便。早期的牙龈癌,特别是局限在牙龈缘或牙间乳头部时很易误诊为牙龈炎或牙周炎;其次,早期特别是弥散性牙龈边缘的溃疡病损伴有疼痛时还可误诊为牙龈结核。临床上在诊断上述疾病时应警惕牙龈癌的可能性。

晚期牙龈癌应与原发性上颌窦癌及下颌骨中心(央)性癌相鉴别,因其在处理及预后估计上都不相同。

1.牙龈长时间不愈溃疡,增大较快,或有拔牙后伤口经久不愈、肿块突出。

2.病变部位牙松动和疼痛。

3.向后发展到磨牙后区及咽部时,可引起张口困难;波及下牙槽神经时,可出现下唇麻木。

4.颈部淋巴结肿大。

5.X线检查示颌骨呈“扇形”骨质破坏,边缘呈虫蚀状。

6.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辅助检查】

1.对于临床表现较典型,肿瘤较局限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鉴别诊断较困难,肿物较大与周围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或疑有转移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C”。

【治疗措施】

牙龈癌由于

|<< << < 1 2 > >> >>|

牙龈癌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牙龈癌  牙龈癌 免费索取癌症肿瘤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牙龈癌概述

>> 返回牙龈癌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