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耳鼻喉疾病 --> 鼻息肉 --> 鼻息肉

鼻息肉

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

发生于鼻腔内的赘生物。中医称鼻痔。鼻息肉多因平素嗜食辛辣炙煿厚味,蕴生湿热;上蒸于肺,结滞鼻窍;或风热邪毒侵袭肺经,肺气不得宣畅,积聚鼻窍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鼻窍内有一个或多个赘生物,表面光滑,色淡白或淡红,触之柔软而不痛 ,伴有持续性鼻塞 ,嗅觉减退,鼻涕增多,头痛 ,头昏等 。治疗以外治为主,可用硇砂散、明矾散等,以水或香油调匀,敷于息肉根部。内治宜清热泻湿,宣肺散结,方用辛荑清肺饮等。

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分为三型:(1)过敏性息肉。(2)炎症性息肉。(3)鼻后孔息肉。鼻息肉有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

鼻息肉(nasal polyp)为鼻部常见病,是由于极度水肿的鼻腔鼻窦粘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垂而形成。多数认为慢性感染和变态反应是致病的可能原因。近年发现与阿期匹林耐受不良,内源性哮喘等全身性疾病有密切联系。

临床表现

1.持续性鼻塞,鼻塞原因是因为鼻腔内毛细血管流通不畅,导致毛细血管膨胀引起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

2.可有流涕,头痛,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

3.粘液性息肉,颇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红色,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触之柔软活动。

4.出血性息肉(较少)表面光滑,充血,触之软而易出血。

5.纤维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触之较实不易出血。

6.多发性息肉常来自筛窦,单个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坠入后鼻孔称“后鼻孔息肉。”

7.鼻息肉增多变大,长期不予治疗,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

症状体征

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等症状均可出现,其程度视息肉大小和部位而异。鼻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此时鼻分泌物较多,且常有头痛。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鼻阻塞感。若阻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

疾病病因

学说甚多,仍无定论。但现在多趋于多因素病因学,即鼻息肉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又以变态反应和鼻粘膜的慢性炎症最为重要。

1、变态反应 由于变态反应在鼻部多次发生,在组胺、白细胞三烯等化学介质的作用下,鼻粘膜小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增加,使得鼻粘膜极度水肿,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以致形成息肉。

2、慢性炎症 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致使鼻粘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鼻粘膜发生水肿而逐渐形成息肉。近年又发现鼻息肉与阿斯匹林不耐受、支气管哮喘有密切联系。阿斯匹林不耐受的病人易致鼻息肉和支气管哮喘发生,一般认为是阿斯匹林等非类固醇药物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所致。

病理生理

鼻息肉为一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组织间隙明显扩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组织中有嗜酸细胞、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尚可见有浆细胞、肥大细胞等。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鼻息肉组织中的血管和腺体均无神经支配。失神经支配的腺体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这种病理变化更易促进息肉的发展。

发病机理

鼻息肉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免疫缺陷、纤毛功能障碍、Young综合征、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因此可认为许多原因都可能致病或者多种因素联合致病。鼻息肉生长早期可发现一些特殊的长管状腺体,这些腺体与正常的浆液粘液性腺体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形状及大小。尽管关于鼻息肉病的发病机理存在数种假说,但无一种假说能圆满地解释此种长管状腺体的组织学起

|<< << < 1 2 > >> >>|

鼻息肉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鼻息肉  鼻息肉 免费索取鼻息肉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鼻息肉概述

>> 返回鼻息肉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