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该怎样治疗
乳腺增生病是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为育龄妇女的40%。西医认为与内分泌素紊乱有关的乳腺良性增生疾病,目前尚未有特异疗法。
内外兼治治疗方法:
内服消核方:柴胡10g,白芍10g,郁金10g,八月札10g,荔枝核10g,黄药子3g,当归10g,鹿含草20g,仙灵脾20g,猫爪草20g,土贝母6g。经前期乳房肿痛加元胡,经后乳房肿痛加鸡血藤,体虚加黄芪、党参,肾阳虚加鹿角霜。另用穿山甲10g,三七6g,山慈姑3g,全蝎3g,研为细末兑服。水煎服,每2日服1剂,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月。
外贴消肿膏:川乌10g,草乌10g,,山慈姑10g,土贝母10g,透骨草30g,穿破石30g。上药用麻油500ml浸泡一周后,加热煎至药物干枯后,去药渣,文火煎熬后备用。根据患者肿块大小摊于牛皮纸上,贴于肿块,2日一换。外贴消肿膏长期应用直至病灶消失。
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病因病机是肝气郁结,痰凝血瘀。肾虚冲任失调为本,肝气郁结、痰凝血瘀为标。西医认为,乳腺增生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乳腺结构紊乱疾病,它以乳腺内纤维增生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乳管上皮增生,乳管可扩张成囊状,故又称纤维囊性增生病。由于内分泌失调,包括卵巢分泌黄体素不足而引起雌激素相对增加,或雌激素增高而引起黄体素系相对减少,使乳腺素在经前期过度增长,而后期复原不全,从而导致乳腺导管小叶或周围结缔组织细胞增生。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循经凝滞乳房,故乳房结块疼痛,日久可致肝肾阴虚,使水不涵木。
治疗上针对病机应用消肿膏外贴达到解毒散结、活络祛瘀、止痛,促进增生乳腺组织复原。内服方中柴胡、八月札、当归舒肝理气、活血化瘀;荔枝核、橘核、三七、全蝎、猫爪草、黄药子、山慈姑、土贝母、山甲活血通络;仙灵脾辛能散结,甘能缓中,温肾调经,具有雄激素作用,鹿含草补肾调经,二药相伍可调整内分泌功能。全方共奏疏肝补肾、活络散瘀、软坚散之功,内外合治以达标本兼治的目的。
乳腺增生病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乳腺增生病 乳腺良性增生疾病 免费索取乳腺增生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3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3日快讯
- 增强四个意识 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