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经期疾病 --> 子宫内膜异位症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理

根据古今医家长期实践,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

中医病因病机  

根据古今医家长期实践,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放使疼痛发作。或因脏腑不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气聚为瘕,血结为癥。常见的病因有肾气亏损、气血虚若气滞血瘀、寒凝血癌、湿热蕴结和湿瘀互阻等。

       

1.肾气亏损。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或久病虚损,伤及肾气,肾虚则精亏血少冲任不足,经行血泻,脑脉愈虚,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痛经。损伤肾气,冲任虚衰.脉失于濡养,不能摄精成孕。

 

2.气血虚弱。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气虚血少,经行血泻,冲任气血更虚,胞脉失于懦养,“不荣则痛”,故痛经。损伤脾气,中气不足,冲任不固,血失统摄,以致经行量多。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使瘀血留滞,瘀血内停,渐积成癥。

3.气滞血癌。素性抑郁,或忿怒伤府,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经期产后,余血内露,蓄而成瘀,瘀滞冲任,血行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痛经。七情过极,郁而化热,热扰冲任,迫血旺行,以致经量增多。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血气不和,冲任不能相资,以致不能摄精成孕。暴怒伤肝,气逆血留七情过极.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受阻,滞于胞宫,结块积于小腹,成为气滞瘤瘤。

4.寒凝血癌。经期产后,感受寒邪,或过食寒凉生冷,寒客冲任,与血搏结,以致气置凝滞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放痛经。经期产后余血未净之际,涉水感寒,或不禁房事,瘀阻胞脉,以致不能摄精成孕。经期产后,胞脉空虚,加之房事不洁,或外邪侵袭,凝滞气血,积而成癥。

     

5.湿热蕴结”素有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感受湿热之邪,与血搏结,稽留于冲任、胞宫,以致气血凝滞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痛经。素体阳盛,或您食辛辣,感受热邪,七情过极,郁而化热,热扰冲任,迫血旺行,以致经量增多。或感染湿热邪毒,入里化热,毒热与血搏结,瘀阻冲任,结于胞脉,而成癥瘕。

近年来,中医学者普遍认为血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病因病理,认为大部分子官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程都较长,瘀血积聚,久必化热,提出“痹热”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发病机制。也有学者认为本病见于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

二、西医病因病理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学  

迄今为止,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真正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促使异位内膜种植和生长能力的因素至今仍待研究。  

1.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及医源性散播,目前内膜种植学说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  

(1)经血逆流:1921年Sampson提出子宫内膜随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种植的学说。至今,经血逆流的理论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子宫内膜组织具有异位生长的能力,是由于月经血中可以找到存活的内膜细胞。Scott等于1953年成功地将经血中的子宫内膜移植在猕猴腹腔内的实验,以及以后报道的将去势的狮猴的子宫颈异位在后穹窿内,使经血直接流入盆腔,通过外源性性激素的支持,使种植的内膜得以存活,剖腹或腹腔镜均发现腹腔内有经血逆流,同时在异位病灶内发现有逆流的经血成分。内膜异位病灶多分布在盆腔内游离的部位,如子宫直肠陷窝等处,卵巢接近输卵管伞端,也是容易种植的部位。月经过多和生殖道阻塞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增高。但Sampson学说不能解

|<< << < 1 2 3 > >>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费索取子宫内膜异位症资料

上一篇: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一篇:子宫内膜异位症西医的病因病理

>> 返回子宫内膜异位症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