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口腔疾病 --> 根尖周炎 --> 急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与研究

急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与研究

急性根尖周炎原发性的较少见,大多数是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病理解剖是尖周组织渗出物的积聚,转化、扩散或吸收。

急性根尖周炎原发性的较少见,大多数是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病理解剖是尖周组织渗出物的积聚,转化、扩散或吸收。根据炎症发展过程又分为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1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1.1病理改变

病变开始主要是尖周牙周内血管扩张充血,血浆充血,血浆渗出,组织水肿和少量炎细胞渗出,根尖牙骨质和牙槽骨没有明显的改变。

1.2临床表现

炎症初期患牙有木痛和不适,当尖周牙周膜内血管扩张,牙齿从牙槽窝内向外移行时,牙齿有伸长感或浮出感,咬合不适。随根尖渗液的增多,组织水肿,患牙明显松动,不敢咬合,并出现持续性自发痛,能指明患牙。由于组织胺、血清素等化学物质的释放,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细胞渗出,疼痛加重,叩痛明显,患牙根尖水肿、压痛,所属淋巴结肿大,一般无全身症状。如果迅速消除刺激因素,增强全身抵抗力,患牙能得到及时引流,并用消炎药物辅助治疗,炎症可以消退。否则,在感染的刺激下,全身抵抗力降低,患牙又没有及时引流,很容易发展成化脓性根尖周炎

2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2.1病理改变

主要是白细胞渗出大量增加,牙周膜纤维破坏溶解,根尖牙骨质破坏后形成脓肿。

2.2排脓途径

根尖脓肿形成后,其脓液需要排出,若不通过人工方法开髓引流,则哪里阻力小,脓液就进到哪里。

临床上最常见的引流途径是通过牙齿、牙周及牙槽骨至骨膜下、粘膜下的引流。

第一条途径:脓液通过根尖孔进入根管和髓室内从龋洞排脓,这是最好,最容易通过的排脓途径,对牙周组织破坏小,因此,在急性根尖脓肿应尽早开髓引流。

第二条途径:脓液通过牙周间隙由龈隙排出,这种情况较少见,因阻力大,牙周膜破坏大,牙齿松动明显,多数是原来牙周袋深或牙槽骨严重破坏吸收才通过这条途径排脓。排脓过程会出现剧烈疼痛,一旦脓液从龈隙排出,疼痛即可缓解。

第三条途径:脓液通过固有牙槽骨进入骨髓间隙,再穿过颌骨的外板(唇、颊)或内板(舌、腭)而积聚在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当脓液进入骨髓间隙内,颌面部软组织呈反应性水肿。如上颌前牙,上唇明显肿胀、发硬、鼻唇沟因肿胀变平,有的下眼睑浮肿,患者睁眼困难。如上颌后牙则面颊部肿胀、发硬。如下颌前牙,则下唇和颏部,甚至颏下部肿胀。下颌后牙则面颊、下颌及颌下部肿胀,张口困难。脓液再将骨膜溶解而至粘膜下形成粘膜下脓肿。

由于颌骨内部压力降低,疼痛明显减轻。这条排脓途径较复杂,常伴有颌面部峰窝组织炎,症状也较重。粘膜下脓肿破溃后可能形成根尖窦道或皮瘘。

2.3临床表现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部压力不断增加,牙齿伸长和松动更明显,根尖软组织呈反应性水肿、触痛,严重者面颊软组织肿胀,所属淋巴结肿大,患牙出现剧烈跳痛,全身无力,头痛,发烧等全身反应。当脓肿积聚骨膜下时疼痛最剧烈,形成粘膜下脓肿,颌骨内压力减低,疼痛明显减轻。

尖周脓肿穿过牙槽骨形成骨膜下脓肿、粘膜下脓肿的整个过程也称急性牙槽脓肿。从炎症开始到形成粘膜下脓肿大约需要 3~5天。

根尖脓肿排脓部位与牙齿根尖的解剖部位、骨质厚薄、牙根长短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唇、颊侧骨壁薄,因此,脓液多穿过唇(颊)外侧壁,在口腔前庭形成粘膜下脓肿,破溃后形成粘膜窦道。有时,脓肿不在口腔前庭部排出,甚至有的不在口内排脓。如上颌侧切牙有的根尖偏中向腭侧,脓液穿破腭侧骨板而形成腭脓肿。上颌磨牙腭根偏长有时形成腭侧根尖脓肿。如下颌中切开,牙根较长,根尖接近鼻底,脓液可穿破鼻底向鼻腔排脓,形成牙源性鼻前庭窦道,临床上有时误诊为鼻底囊肿伴感染而误治。上颌第二

|<< << < 1 2 > >> >>|

根尖周炎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急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与研究  根尖周炎 免费索取根尖周炎资料

上一篇:小儿根尖周炎的治疗        下一篇: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形式

>> 返回根尖周炎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