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口腔疾病 --> 慢性唇炎 --> 慢性唇炎

慢性唇炎

慢性唇炎又称剥脱性唇炎、慢性光化性唇炎。以唇粘膜红肿、糜烂、皲裂、脱屑为主要特征,其症时轻时重,日久不愈。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寒冷、干燥、日光照射、烟酒刺激以及舔唇、咬唇、乐器吹奏等因素有关。

慢性唇炎又称剥脱性唇炎、慢性光化性唇炎。以唇粘膜红肿、糜烂、皲裂、脱屑为主要特征,其症时轻时重,日久不愈。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寒冷、干燥、日光照射、烟酒刺激以及舔唇、咬唇、乐器吹奏等因素有关。中医称之为“唇风”,认为本病或因风火毒邪搏结于唇;或因过食辛辣厚味,脾胃湿热,熏灼唇部;或因皮经血燥生风所致。

慢性唇炎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唇粘膜慢性炎症过程而言。损害以下唇为主,上唇及口周皮肤亦偶可累及。临床表现可有急性阶段与慢性阶段之别。急性阶段轻者仅有唇红缘浸润、肿胀、脱屑;重者则唇粘膜红肿、糜烂、渗出,有继发感染者甚至形成溃疡,可有脓性分泌物。慢性阶段轻者干燥、脱屑,或有少许渗出;重者常见唇部红肿、浸润、肥厚,往往唇红部有细小纵裂,易出血,病程迁延,时轻时重。自觉瘙痒、触痛或烧灼感,妨碍进食。

病因病理

病因较复杂,如接触致敏物质(牙膏、口红)、烟酒或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感染、日光、机械性刺激(咬唇、舔唇、小儿流涎、吮吸手指)以及体质因素等都可能诱发本病。

多与各种慢性长期持续刺激有关,如气候干燥、风吹、寒冷以及机械、化学、温度、药物等因素,或嗜好烟酒、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以及其他不明的原因,使之反复发作,在唇部形成干燥、皲裂、渗出、结痂等慢性损害。

粘膜上皮部分有剥脱缺损及角化不全,上皮内层细胞水肿。固有层有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浆细胞等为主,血管充血。

临床表现

干燥脱屑,渗出结痂,充血水肿等为其主要表现,反复发作,时重n才轻.持续不:愈。自觉发胀发痒,灼热疼痛,这些症状常贯穿整个病程。慢性反复发作,肿胀渗出,炎性浸润,形成持久的淋巴回流障碍.唇肿持久不退。亦可因慢性反复感染导致淋巴组织增生。

下唇唇红部为好发部位,有淡黄色干痂,周围伴有灰白色鳞屑,周缘可有轻度充血。局部干胀发痒,因之常有舌舔唇,用手揉搽唇,用牙咬唇等动作,使唇破溃裂口、出血渗出物感染后疼痛,并有痂皮附着,肿胀更趋明显,充血炎症加重,甚至影响唇的活动。

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反复出现、时轻时重、长期不愈的唇粘膜肿胀、浸润、水疱、糜烂、结痂、鳞屑、干燥、纵裂等慢性炎症改变;有的患者或见黄色、灰白色假膜,揭下后露鲜红出血面。因接触致敏物质所致的接触性唇炎,病变部位与接触面积基本一致,停止接触后常可痊愈,再接触时复又发作。因日光照射所致的光线性唇炎,皮疹常以下唇为主,夏季症状明显,病变的加重或缓解与日光照射时间长短有关,避免日光照射后症状减轻。以反复脱屑、浸润肥厚表现为主的剥脱性唇炎,多见于女孩和青年妇女,有的往往有咬唇或用舌舔唇的习惯等。

本病根据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寒冷干燥季节易发。唇部干燥脱屑,灼热或胀痒疼痛等特点不难做出诊断。重时可有水肿渗出结痂。

本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一) 过敏性唇炎 常有服药或接触其他可致敏物质的病史。发病急骤,可有局部灼热发痒,充血发疱,肿胀渗出,糜烂和疼痛。患者常有过敏病史。

(二) 盘状红斑狼疮 唇部盘状红斑狼疮表现为玫瑰红色斑,中心稍凹,边缘微突起而呈盘状。可向皮肤侧扩大,致唇红皮肤界限不清。皮肤可由桃红色逐渐变成褐色,发生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唇部有脱屑,可有水肿糜烂和结痂。在病损周围可有放射状细微白色条纹环绕。除唇部病损外,在颊、腭、舌等处也可有类似损害。同时在颧部、额部、鼻部、手背等外露和易受太阳照射部位,亦可有红斑样损害。

(三) 扁平苔藓 以颊部病损最常见,病损常呈多发,部位有对称性,以灰白色角化斑纹损害为主。发生于唇部的扁平苔藓,表现为细微灰白花纹,呈环网状或

|<< << < 1 2 > >> >>|

慢性唇炎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慢性唇炎  慢性唇炎 免费索取慢性唇炎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慢性唇炎概述

>> 返回慢性唇炎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