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口腔疾病 --> 下颌骨骨折 --> 下颌骨骨折与牙齿损伤有联系吗?

下颌骨骨折与牙齿损伤有联系吗?

颌面部损伤可发生颌骨骨折,上颌骨(面骨)、下颌骨(下巴骨)、颧骨均可单独或同时发生骨折。

颌面部损伤可发生颌骨骨折,上颌骨(面骨)、下颌骨(下巴骨)、颧骨均可单独或同时发生骨折。下颌骨是面部唯一的可活动的骨骼,位于面下部,位置突出,故骨折的发生率高,约占面部骨折的一半以上。下颌骨折常伴有牙齿损伤。

下颌骨骨折的主要原因有碰撞、打击、跌落、挤压,超过了下颌骨本身的强度,导致下颌骨断裂,发生骨折。下颌骨骨折按骨折情况可分为线状骨折和粉碎性骨折。如发生一个部位的骨折称为单发骨折,多处发生骨折称为多发性骨折。还有按有无软组织伤口的分类方法:如有软组织伤口的叫开放性骨折;反之刚闭合性骨折。

下颌骨骨折后,可出现骨折部位的肿胀、出血、疼痛、功能障碍等一般骨折的共同表现,还有其特有的症状,现分述如下。

1.牙齿移位和咬合功能障碍  下颌骨一旦出现骨折,由于附着在下颌骨的咀嚼肌的牵拉,往往引起骨折两端的错位,颌骨上的牙齿同时发生位置改变,有时还可以看到骨折处牙齿出现台阶样改变,此处的牙龈可发生撕裂伤口和出血。在咬合时,可发生部分牙齿与上牙脱离接触,这在医学上称为牙合关系错乱(错牙合),这是颌骨骨折的典型特征。

2.骨异常活动和骨磨擦音  骨折后的骨折断端在下颌骨作咬合运动时,可出现常活动,骨折部位的牙齿之间也可看到异常错动。由于骨断端的摩擦和碰撞可出现骨磨擦音,患者自己也可感觉到。这在正常情况下是绝对没有的,凭此一点也可诊断骨折。

下颌骨骨折依据临床表现多可作出诊断。但为了全面了解骨折情况,还必须进行X线拍片检查,以作为诊断、治疗和日后骨折愈合情况的原始资料。

治疗方法

在排除颌骨以外紧急伤(如颅脑外伤)情况下,进行骨折的复位和固定。治疗的原则是恢复骨折段的良好对位和正常的牙齿咬合关系,保证骨折的顺利愈合并且不影响面容。

1.复位:比较简单的下颌骨骨折应进行手法复位。复杂骨折或伤后两周内未及时处理,在手法复位有困难时,选择牵引复位的方法。对骨折片之间有碎骨片、异物、软组织或错位严重时,可采用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固定。

2.固定:骨折复位后必须加以可靠的固定措施,以保证骨折在制动的情况下顺利愈合。具体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1)单颌固定:对于只有一条骨折线的骨折,如果错位不大或者虽错位较大,但在复位后比较稳定时,均可利用骨折线两侧的健康牙齿,通过牙弓夹板(一种专用金属条)进行结扎固定,使骨折的断端对位并成为一个稳定的整体。这仅作下颌固定的方法叫作单颌固定。

(2)颌间固定:当骨折复位后,上牙和下牙的咬合接触关系恢复正常,此时以健康稳固的上颌牙为基础,将下颌与上颌牙齿加以固定,称为颌间固定法。

(3)骨间固定:复杂骨折或开放性骨折在手术切开复位后,或无牙老人的下颌骨骨折均直采用骨断端的骨间固定。以往,多采用钢丝结扎法,即在下颌骨断端两侧钻孔,用不锈钢丝穿过骨孔作交叉结扎固定,术后还需辅助其他固定方法。近年来,各种不锈钢、钛金属微型钢板应用为骨间固定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用这类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骨折对位十分牢固可靠,术后短期内就可以进细软食物,骨折愈合的周期进~步缩短。为此,采取手术切开复位骨间固定的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对于下颌骨骨折,只要不是十分复杂的骨折,并进行及时而正确的处理,一般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当然,在技术条件差,处理失当的情况下,可以引起骨折畸形愈合,带之而来的是以牙齿异常接触为主要表现的错牙合畸形、张闭口障碍等,甚至影响面容。

病人要主动配合治疗。在治疗中,患者应与医生和护士合作,但主要体现在骨折复位固定后,首先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尤其是口腔内有

|<< << < 1 2 > >> >>|

下颌骨骨折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下颌骨骨折与牙齿损伤有联系吗?  下颌骨骨折 免费索取下颌骨骨折资料

上一篇:下颌骨骨折的症状及诊断        下一篇: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症状

>> 返回下颌骨骨折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