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老年疾病 --> 髋关节骨性关节病 --> 髋关节骨性关节病

髋关节骨性关节病

髋关节骨性关节病亦称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髋关节骨性关节病亦称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肥胖患者,受遗传、体质和代谢影响,主要是由于软骨退变所致。继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病多见于髋关节炎、关节损伤和关节畸形。其发病年龄多见于40岁左右。髋关节骨性关节病初期多为持续性关节疼痛,伴有关节发软及滑落感,常在轻微扭伤、受凉或行走过长后发作。而在间歇期则无疼痛症状。逐渐发作时间延长,间隔缩短并伴有关节胶着现象,即关节处于某一位置较长时间不动以后,开始活动时僵硬疼痛,短时间活动后,又感觉关节活动松快。而关节活动过多时,又出性疼痛症状。检查时,多有关节活动受限,在活动关节时,常可听到咯吱咯吱的摩擦音。

髋关节骨性关节病早期和股骨头坏死早期一样,X线片检查均不易发现。而MRI检查都可以早期确诊。而中期以后,可在X线片上见到,非对称性关节间歇狭窄,关节边缘骨刺形成,关节内结构尖锐,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严重者有髋关节关节变形及半脱位。需要指出的是,在股骨头坏死的晚期,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引起的髋臼和股骨头的坏死都会合并出现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诊断是正确的。

病因

1. 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病 是关节软骨生理性的退行变性,多见于老年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增龄:年龄增加是最危险的因素,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②髋关节过度使用:与职业有关,长期反复使用关节者患病率高。关节软骨对反复冲击性负荷十分敏感而受到损伤,过量的负荷也可引起软骨下骨小梁微骨折,重建的骨小梁对冲击力的承受性差,退变加速。③肥胖:肥胖增加关节负重,同时肥胖引起姿势、步态和运动活力的改变,影响关节的生物力学。④遗传因素:不同种族和人群,髋关节骨关节病患病率不同。

2.继发性髋关节病 系各种原因导致髋关节软骨损害而发生的髋关节病。常见发病因素有以下几种:①先天性发育异常:如髋臼发育不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②后天性关节面不平整:如扁平髋、股骨头骨骺滑脱。③创伤:髋关节内骨折对位不佳,导致关节面凹凸不平;邻近关节的骨折,对线不良,均可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病,又称创伤性关节炎。④损害关节软骨的关节疾病:如神经性关节炎、关节感染等。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大量饮酒引起股骨头坏死,后期可导致髋关节病。

病理

病理本病的病理变化以髋关节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质病变为主。

1. 关节软骨 软骨变性是骨性关节病出现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病理改变。正常的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呈蓝白色,当各种原因引起骨关节病时,关节表面即失去正常的光滑度,软骨变软,无光泽,变粗糙,碎裂脱落后暴露软骨下骨质。

2.骨 暴露的软骨下骨质不断摩擦,使骨面硬化,处于边缘部的软骨细胞活性增强,出现骨质增生即骨赘形成。滑液经微细的骨小梁骨折进入骨内,形成囊腔样病变。

3.滑膜及关节囊 由于慢性刺激而逐渐纤维变性和增厚,滑膜呈慢性滑膜炎病变,关节囊挛缩。

4. 游离体 由磨损剥脱的软骨碎屑、骨碎屑和滑膜绒毛形成。

临床表现

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发病年龄较小。本病起病缓慢,症状多呈间歇性,间歇期内无症状,多次发作后间歇期逐渐缩短,最后变为持续性。患者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1.髋关节疼痛 开始轻微,有时因受凉、劳累或轻微外伤后感到有酸胀感。随着疾病的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关节开始活动时疼痛,稍活动后减轻,负重及活动多时加重。疼痛可位于腹股沟处,并向大腿或膝前内侧放射,也可位于臀部及股骨大转子周围,并向大腿后外侧放射

|<< << < 1 2 > >> >>|

髋关节骨性关节病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髋关节骨性关节病,髋关节骨性关节病 免费索取髋关节骨性关节病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髋关节骨性关节病概述

>> 返回髋关节骨性关节病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