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老年疾病 --> 细菌性痢疾 --> 细菌性痢疾食疗

细菌性痢疾食疗

饮食治疗的目的是减少肠道刺激,缓解病人腹泻症状,防止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在发热、腹痛、腹泻明显时,应禁食,当症状稍有减轻时,可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脂肪少的流质饮食。

细菌性痢疾的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的目的是减少肠道刺激,缓解病人腹泻症状,防止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在发热、腹痛、腹泻明显时,应禁食,当症状稍有减轻时,可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脂肪少的流质饮食。如藕粉、米汤、果汁、菜汁、禁饮牛奶、豆浆及易产气的饮食,以保证肠道的充分休息,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日6餐,每餐200毫升~250毫升。发热,腹泻症状好转后,可食少渣无刺激性饮食,由少渣、少油半流过渡到半流、软食或普食。可食用粥、面条、面片、小馄饨、豆腐、蒸蛋羹、小肉丸、鱼丸、烧鱼、菜泥等,每日可3餐或5餐,量不宜过多。应多饮水,改善脱水和毒血症,利于毒素的排泄。禁食油煎或油炸食物,芹菜、韭菜、萝卜、咖啡、浓茶、酒类、刺激性调味品,生冷食物,待肠道病变康复后再食用普通膳食。

●分期食谱举例

急性初期食谱:

早餐:米汤(大米50克,盐1克)

加餐:豆腐脑100克

午餐:蒸蛋羹(鸡蛋50克,盐1克)

加餐:煮枣汤(干红枣50克,白糖10克)

晚餐:面粥(面粉100克)

加餐:冲藕粉(藕粉10克,鸡蛋40克,白糖10克)

缓解期食谱:

早餐:大米粥(大米100克),鸡蛋1个(鸡蛋50克)

加餐:冲藕粉(藕粉20克,白糖10克)

午餐:面片(面粉100克),炒猪肝(猪肝75克)

加餐:豆腐脑200克

晚餐:软米饭(大米50克),清蒸鱼(鲫鱼100克)

加餐:面条(瘦肉末30克,挂面50克)

全日用油10克,用盐8克。

●痢疾食疗

(1)大蒜粥:紫皮大蒜30克,白芨粉5克,粳米100克。①将大蒜去皮,洗净,切成段。粳米淘净。②大蒜放入沸水锅内,煮一分钟的捞出。③粳米放入煮蒜的水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再将蒜重新放入粥里,煮熟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止痢、抗痨。

(2)马齿苋粥:马齿苋30克(鲜马齿苋60克),粳米100克。①将马齿苋洗净,切成六分长的节,粳米淘净。②粳米放入锅内,加马齿苋,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熟即可。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清热止痢,慢性脾虚泻者忌服。

(3)鱼腥草粥:鱼腥草50克,粳米100克,盐少许。①将鱼腥草洗净,切成颗粒状。粳米淘净。②粳米、鱼腥草放入锅内,加盐、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2次,早晚餐用,清热止痢。

(4)淮药酥:淮药250克,黑芝麻10克,白糖100克,植物油适量。①淮药去皮,切成菱角块状。黑芝麻炒香待用。②将锅烧热,放植物油,烧至油六成热时,放淮药块入锅,炸至淮药块外硬肉软,浮在油面时即可捞出。③烧热锅,用油滑锅,放白糖,加水少许,煮至糖汁呈米黄色,用筷子挑起糖汁成丝状时,将淮药块倒入,不停地翻动,使淮药块外面包上一层糖浆,然后撒上黑芝麻即成。

(5)梅子丸:乌梅75克,木瓜75克,紫苏叶75克,甘草75克,白糖500克。①将乌梅去核。紫苏叶、甘草研成末,再一起放入盆内拌匀。②将白糖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勺不断搅动,至糖水呈粘状时,待糖汁稍凉,将粉末放入锅内拌匀,制成似玻璃弹子大小的药丸,放入药盒内备用。每日2次,早晚各服1丸、含化。适宜入咳、入泻、腹痛。

(6)茶姜冲剂:红茶、鲜生姜汁各200克,白糖500克。红茶加水适量煎煮,每20分钟取煎汁1次,加水再煮,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再用小火煎熬浓缩;到将要干时加入鲜姜汁加热至粘稠停火,待温后拌入干燥白糖粉将煎液吸净,混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每次10克,每日3次,以沸水冲服,连服7天?8天。健脾利湿。

细菌性痢疾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细菌性痢疾食疗  细菌性痢疾 免费索取细菌性痢疾资料

上一篇:患菌痢期间生活上应注意什么        下一篇: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 返回细菌性痢疾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