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神经精神疾病 --> 多发性硬化症 --> 多发性硬化症诊断 --> 多发性硬化症的鉴别

多发性硬化症的鉴别

多发性硬化症的诊断直接关系着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效果,如果诊断错误会耽误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时机,使多发性硬化症的病情加重。但是在进行诊断的时候需要和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也就是说它的病变位于脑部或脊髓。我们的神经细胞有许多树枝状的神经纤维,这些纤维就像错纵复杂的电线一般,在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组织成绵密复杂的网络。大自然很巧妙的在我们神经纤维的外面包裹着一层叫「髓鞘」的物质,髓鞘不仅像电线的塑料皮一样让不同的电线不致短路,同时人体的髓鞘还可以加速我们神经讯号的传导。多发性硬化症的诊断直接关系着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效果,如果诊断错误会耽误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时机,使多发性硬化症的病情加重。但是在进行诊断的时候需要和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

多发性硬化症的鉴别:

1、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广泛散在性病损的急性疾病具有自限性,多为单一病程。另外,该病常有发热、木僵和昏迷,而这些特征在多发性硬化症很少见。

2、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其他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舍格伦综合征硬皮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在CNS白质可有多个病灶这些疾病的CNS损伤与潜在的免疫性疾病的活动性或诸如针对自身DNA或磷脂的自身抗体的水平相平行多先有或合并有其他系统性损害但也有脱髓鞘或大脑半球的病损先于其他系统器官的例子。5%~10%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携带抗核或抗双链DNA抗体而没有狼疮或其他系统损害的表现。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亲属中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病率比预期率高。说明多发性硬化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有一种尚未证明的联系红斑性狼疮在MRI上的病灶很像硬化斑,视神经和髓鞘都可受累,甚至可反复地连续发作,很像多发性硬化症但病理为小血管炎或栓死而致的小区域梗死性坏死而脱髓鞘炎性个别也可见炎性脱髓鞘性病灶而无血管性改变。

3、白塞病以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脑膜炎黏膜及生殖器溃疡;关节肾肺部症状以及大脑多发性病灶为鉴别特征。

4、脊髓压迫征 单纯的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后索受累进行性痉挛性轻截瘫的单纯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症的诊断特别困难。前面已经提到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症特别倾向于影响老年女性,这种情况应仔细排除因肿瘤或颈椎关节病变而致的脊髓压迫征在病程某段时间出现根性疼痛常是脊髓压迫征的表现在多发性硬化症则少见。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和因神经根受累引起的严重肌肉萎缩可见于脊椎关病变而多发性硬化症很少有以上症状。作为一般规律,在脱髓鞘性脊髓病的早期可见腹部反射消失男性出现阳痿和膀胱功能障碍,而在颈椎关节增生的病例上述症状则出现在晚期或者根本不出现。CSF蛋白含量在脊髓压迫征可显著升高但无其他多发性硬化症特异性蛋白的异常最有价值的鉴别方法是MRI和CT脊髓显影术任何神经系统体征仅限于脊髓的进行性痉挛性轻截瘫都应进行脊髓显影。

5、颅底凹陷症和扁平颅底 这种患者短颈放射检查可确定诊断。因颅底骨发育畸形以及颅骨孔脑桥小脑角、斜坡和其他颅后窝肿瘤等引起的神经综合征也可被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症。在上述情况一个孤立而部位特别的病灶可引起脑干、小脑后组脑神经和上颈髓的神经症状和体征而易被认为是一播散性病损如患者所有的症状和体征可以用神经轴某一区域的一个病灶解释,就不应诊断多发性硬化症,是临床应遵循的规则。

6、遗传性共济失调偶尔多发性硬化症可与遗传性共济失调相混淆。后者常有家族史及其相关的遗传特性,呈隐匿性发病慢性持续进展,具有对称性和特异临床方式腹壁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完好弓型足脊柱后侧凸、心脏病是支持遗传性疾病的一些常见特征。

如前所述,诱发电位CSF中寡克隆带和MRI的普遍应用扩大了多发性硬化症的诊断标准。这些检查常能发现临床检查无法察觉的多发性硬化斑的存在。诊断多发性硬化症要有“时间和空间的多发性”证据的要求,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然有效。但不同的是这些证据不再仅指纯临床发现也包括某些实验室发现应指出的是没有一项实验室检查可以单独视为多发性硬化症可信的指标。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多发性硬化症  神经精神疾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多发性硬化症诊断的标准        下一篇:诊断多发性硬化症的标准

>> 返回多发性硬化症诊断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