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神经精神疾病 --> 多发性硬化症 --> 多发性硬化症症状 --> 多发性硬化症的具体症状

多发性硬化症的具体症状

多发性硬化症的早期表现通常表现为“发作—缓解”,有时病人常常会为经治疗自动痊愈或基本治愈。随后,随着时间的推延,病情进入不可逆阶段,从而引发多发性硬化症急性发作。

多发性硬化症会侵犯神经纤维的髓鞘、故临床症状端看受损神经纤维为何而决定。一般而言运动、感觉、以及视觉的影响都很常见;若脑干及小脑系统的神经纤维受损、复视、吞咽困难、步履不稳、晕眩的症状亦可能发生。如果脊髓发炎、除了运动、感觉功能外、排泄的功能亦发生障碍。少数病患还会有癫痫及智能障碍的发生。多发性硬化症的早期表现通常表现为“发作—缓解”,有时病人常常会为经治疗自动痊愈或基本治愈。随后,随着时间的推延,病情进入不可逆阶段,从而引发多发性硬化症急性发作。病人可出现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

1、视觉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失明;

2、泌尿系、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3、性功能失调;

4、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减退或丧失;

5、大脑症状与共济失调;

6、其他症状如:认知能力减退,疲倦,精神综合征。

具体症状:

一、肢体瘫痪、共济失调:多发性硬化症肢体瘫痪最为多见,发生率为83%以上。开始为下肢无力、疲劳、沉重感,继而变为痉挛性截瘫、四肢瘫,亦有偏瘫或单瘫,伴有腹壁反射消失、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 共济失调:半数患者表现为断续性言语、四肢意向性震颤、随意运动及步态的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意向性震颤和吟诗样语言称为Charcot三主征,先前认为此为多发性硬化症临床诊断标准,但以后发现Charcot三主征仅见于部分多发性硬化症晚期患者。

二、视神经受累、眼球震颤与眼肌麻痹: 约46%以上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发生视神经炎,多从一侧开始,再侵犯另一侧,亦有双眼在短时间内先后受累,表现为视物模糊、中心暗点、视野缺损、色觉异常、眼球转动时球后疼痛等。多数患者视力障碍发生较急,有视力障碍者多有缓解—复发的特点。早期眼底无改变,后期可见视神经萎缩和球后视神经炎;视野改变可有双颞侧偏盲、同向性偏盲等。多数患者视力可于数周后开始改善,半数患者可遗留颞侧视乳头苍白。眼球震颤与眼肌麻痹:约半数患者有眼球震颤,以水平性最多见,亦有水平加垂直、水平加旋转及垂直加旋转等。约1/3患者有眼肌麻痹。最常见者为核间性眼肌麻痹,为内侧纵束受累所致。多发性硬化症多表现为双侧,复视是其常见主诉。若遇患者同时存在核间性眼肌麻痹和眼球震颤,则应高度怀疑患有多发性硬化症的可能。

三、感觉症状、颅神经受损体征:半数以上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有感觉异常或迟钝、单肢痛性发作、阵发性瘙痒、行走时如踩棉花感等,检查时可发现痛温觉减退或缺失、深感觉障碍、Romberg征阳性等。部分患者可出现Lhermitte征或痛性强直性痉挛。Lhermitte征为颈髓受累征象,即当颈部过度前屈时,自颈部出现并沿肩背部或脊柱向下扩散的针刺样或触电样不适感,可传导至大腿前内侧,甚至可到达小腿和足部。痛性强直性痉挛是四肢放射性异常疼痛感,使该部位发生强直性痉挛,经数十秒消失,可因手指运动或受刺激而诱发。颅神经受损体征: 面神经麻痹(多为中枢性),耳聋、耳鸣、幻听(迷路联系受损),眩晕和呕吐(前庭联系受损),咬肌无力等,病变多在脑桥。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病变在延髓;小脑病变亦可引起咽喉部肌肉共济失调而致构音和吞咽障碍。另外,较少见的症状还有舌肌瘫痪、三叉神经痛或面部感觉缺失。

四、其他症状:多发性硬化症可有精神障碍,如抑郁、易怒、脾气暴躁、或淡漠、嗜睡、反应迟钝、猜疑、迫害妄想等,较少见的有欣快、兴奋等。脊髓受累时可发生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如尿流不畅、尿急、尿频和尿失禁等,尿潴留较少见。自主神经受累,可出现性功能障碍、半身多汗和流涎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多发性硬化症  神经精神疾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多发性硬化症的主要特点        下一篇:多发性硬化症引起头痛

>> 返回多发性硬化症症状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