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神经精神疾病 --> 脑血栓 --> 脑血栓的介绍

脑血栓的介绍

脑血栓是脑血栓形成的简称,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它是在脑动脉内膜病变的基础上,在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等因素的作用下,使脑动脉管腔狭窄80%或完全闭塞,造成供血区域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引起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言语不利等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多发和常见的疾病。

脑血栓是脑血栓形成的简称,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它是在脑动脉内膜病变的基础上,在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等因素的作用下,使脑动脉管腔狭窄80%或完全闭塞,造成供血区域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引起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言语不利等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多发和常见的疾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迅速恶化,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发生脑疝,危及生命。流行病学表明,脑血栓约占同期脑血管病总发病率的82%左右。

脑血栓的病因

脑血栓形成一般起病缓慢,从发病到病情发展到高峰,多需24小时至数天。 脑血栓形成一般起病缓慢,从发病到病情发展到高峰,多需24小时至数天。前可以没有明显先兆症状,早晨醒来时发现偏瘫或失语。这可能与休息时血压降低、血流缓慢有关。

我们通常说的脑血栓,在医学书中统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就是说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指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老年医学防治中研究的重点。无论国际及国内,对脑血管疾病的研究都十分重视。目前,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79.12/10万。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呈正相关。男性较女性多,城市多于农村。

脑血栓的病因是动脉高血压、糖尿病,这两种疾病均易并发脑血管损害。心脏病、尤其是风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栓子脱+落在脑血管内。血小板高凝集性时,也易产生脑血管栓塞。

脑血栓的临床表现

(1)颈内动脉系统脑血栓:主要表现为"三偏症":病变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若主侧半球病变可伴失语症。

(2)大脑中动脉脑血栓:可出现对侧偏瘫和感觉障碍,特点是面及上肢比下肢重,可有同向性偏盲。

(3)大脑前动脉脑血栓:表现为对侧肢体瘫痪和感觉减退,特点是上肢轻,下肢重。可有排尿障碍和精神症状。 CT检查通常在起病48小时后才能确诊。

(4)椎-基底动脉系统硬化性脑梗死 多表现为眩晕、耳鸣,眼震,复视,吞咽困难,共济失调、交叉性瘫痪或感觉障碍,若桥脑基底部病变,病人意识尚存,但由于四肢瘫痪和延髓麻痹,只能靠眼球上下运动表达自己的意识活动,称为闭锁综合合征。

脑血栓的理化检查

脑电图:两侧不对称,病灶侧呈慢波、波幅低及慢的α节律。

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狭窄、闭塞及病灶周围异常血管等。

脑超声波:病后24小时可见中线波向对侧移位。

CT扫描:梗塞部位血管分布区域出现吸收值降低的低密度区。

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体外血栓长度增加。

脑血栓的预防措施

保证足量饮水。饮水不足则体内血液粘稠度会增高,囤积的废物也难以排出。如晨起空腹饮一二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的粘笛度,使血管扩张,以利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减少血栓形成。平时还要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以满足生理需要。

适当选用预防血栓形成的食物。如大蒜、洋葱、番茄韭菜、芹菜、海带、紫菜、黑木耳、银耳、桃仁山楂、香瓜、木器厂瓜、草莓、柠檬、葡萄、菠萝、鲑鱼、鲭鱼、沙丁鱼等,对降低血粘度,减少血液中不正常凝块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硬化有极重要的防治作用。同时,还可提高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以防止血凝过高,有效地预防或延缓动脉硬化。

保持情绪的稳定。情绪过于紧张、激动、大怒,都可以引起血管痉挛,血压骤升,血液变稠,从而影响人体正常血液循环,诱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破裂。因此,中老年人日常应心情开朗、乐观,以使情绪保持相对稳定。

脑血栓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脑血栓的介绍  脑血栓 免费索取脑血栓资料

上一篇:怎么鉴别脑梗塞和脑血栓        下一篇:脑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 返回脑血栓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