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孕产妇疾病 --> 产后腰痛 --> 产后腰痛

产后腰痛

分娩后内分泌系统尚未得到调整,骨盆韧带还处于松弛状态,腹部肌肉也由于分娩而变得较为松弛。加上产后照料宝贝要经常弯腰,或遇恶露排出不畅引起血淤盆腔。因此,产后腰痛是很多妈咪经常遇到的麻烦。

分娩后内分泌系统尚未得到调整,骨盆韧带还处于松弛状态,腹部肌肉也由于分娩而变得较为松弛。加上产后照料宝贝要经常弯腰,或遇恶露排出不畅引起血淤盆腔。因此,产后腰痛是很多妈咪经常遇到的麻烦。

原因

1、怀孕使内分泌系统发生很大变化,为了分娩时能使胎儿顺利娩出,连接骨盆的韧带也变得松弛。加之一天天增大的子宫使孕妈咪的腰部支撑力逐渐增加,导致骶棘韧带松弛,压迫盆腔神经、血管而引起腰痛。

2、分娩后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不会很快恢复到孕前状态,骨盆韧带在一段时间内尚还处于松弛状态中,腹部肌肉也变得较软弱无力,子宫未能很快完全复位,引起腰痛。

3、产后妈咪要经常弯腰照料宝贝,如洗澡、穿衣服、换尿布、经常从摇篮里抱起宝贝等,或恶露排出不畅引起盆腔血液淤积,都易诱发腰部疼痛。

4、很多妈咪产后较少活动,总是躺或坐在床上休养;加之体重增加,腹部赘肉增多,增大了腰部肌肉的负荷,造成腰肌劳损而发生腰痛。

5、产后不注意休息使身体过疲,或经常久站、久蹲、久坐或束腰过紧等,都可导致腰肌劳损,诱发腰痛。

6、产后避孕方法不恰当,导致人工流产次数多,或房事不节,招致肾气损伤而引起腰痛。

7、产后过早地穿高跟鞋,使身体重心前移,除了引起足部疼痛等不适外,也可通过反射涉及到腰部,使腰部产生酸痛感。

8、经常采取不当或不放松的姿势给宝贝喂奶,使腰部肌肉总处于不放松的状态中,腰部肌肉受到损伤。

9、子宫的正常位置是前倾、前屈,如果发生子宫脱垂,就会沿阴道向下移位,引起腰痛。10.产后不慎受湿寒侵袭,致使经络不通而导致血脉运行不畅,引发腰痛。

产后腰痛怎么治疗

妇女在怀孕后期和分娩时,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使连接骨盆的韧带松弛,这是为了容易分娩的一种自然作用。在产后,由于这种内分泌的改变尚未得到调整,骨盆还处于松弛状态,而且分娩后的腹部肌肉也变得较为松弛,因而加重腰椎的负担,成为产妇机体自身容易产生腰痛的重要原因。

患了产后腰痛,轻的可以自行调理,重的可以采用推拿针灸、理疗和药物外敷等治疗。内服消炎镇痛药物需慎重,因为有些药物可以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对婴儿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平时保持正确的姿势,站立、坐卧的姿势都应注意,同时抱小孩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的重量压在腰背部。同时要注意“能站,就别坐;能坐,就别躺”的原则,因为坐和卧这两个姿态对于受伤的脊椎是很难平直正确支撑的。如坐卧时最好在腰下垫上小靠枕,脊椎骨才不会承受过重的负担。如果休息超过两周,姿势确实矫正无误,疼痛仍不能减轻,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排除其它疾病,不要拖延,以免引起慢性腰痛。

预防产后腰痛

1、从孕期即开始预防腰痛

·均衡合理地进食,避免体重过于增重而增大腰部的负担,造成腰肌和韧带的损伤。

·注意充分休息,坐位时可将枕头、坐垫一类的柔软物经常垫在腘窝下,使自己感到很舒服,以减轻腰部的负荷。

·睡眠时最好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减少腰部的负担。

·穿轻便柔软的鞋子,不要穿高跟鞋,避免弯腰等腰部活动过大的举动。

·在医生指导下,孕妈咪适当地做一些预防腰痛的体操。

2、产后避免经常弯腰或久站久蹲

·准备一个专给宝贝换尿布或洗屁屁的台子。台子高低要适宜,最好有多个不同功用的抽屉,把经常使用的尿布、纸尿裤、爽身粉、护臀油及其他常用物品放在里面,使妈咪不用弯腰即可伸手拿到。如果台子能与婴儿床或摇篮相连,旁边放上一把与之匹配的椅子就更好不过了。

·如果在厨房中放一把椅子就更是一

|<< << < 1 2 > >> >>|

产后腰痛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产后腰痛  产后腰痛 免费索取产后腰痛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产后腰痛概述

>> 返回产后腰痛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