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孕产妇疾病 --> 产力异常 --> 产力异常

产力异常

正常宫缩有一定节律性、极性和一致性,并有相应的强度和频率。出现异常时,则称为产力异常,分为宫缩乏力、不协调及亢进三种,以宫缩乏力最常见。

正常宫缩有一定节律性、极性和一致性,并有相应的强度和频率。出现异常时,则称为产力异常,分为宫缩乏力、不协调及亢进三种,以宫缩乏力最常见。

子宫收缩乏力

宫缩可自分娩开始时即微弱无力,亦可在开始时正常,其后逐渐变弱,前者称“原发性宫缩乏力”,后者为“继发性宫缩乏力”。二者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相似,但后者多继发于机械性梗阻。

一、原因

(一)精神因素 多发生于产妇精神过于紧张或对分娩怀有恐惧心理,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影响对宫缩正常调节。

(二)子宫因素 子宫壁过度伸展,如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等,均能影响宫缩。

(三)胎先露不能紧贴宫颈部 不易反射性引起宫缩,常见于头盆不称、臀位及横位等。

(四)药物影响 临产后应用大量镇静剂,抑制了宫缩。

(五)内分泌失调 妊娠末期雌激素或催产素不足或孕激素过多,乙酰胆碱减少或子宫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降低,均可影响宫缩。

(六)其它 临产后,产妇过度疲劳,进食少,或第一产程后期过早使用腹压、或膀胱充盈影响胎先露下降等,均可造成宫缩乏力。

二、临床表现

宫缩乏力常使产程延长,如超过24小时,称“滞产”。子宫收缩力弱,张力减低,收缩持续时间短而间歇长,即使在收缩时宫壁亦不太硬,产妇多无不适,但产程过长可出现精神焦虑及疲乏。如胎膜未破,对胎儿多无不良影响。

三、处理

首先应详细检查有无分娩梗阻,有梗阻者应作相应的处理,无梗阻者应多加安慰鼓励,注意其营养及休息,必要时给镇静剂,并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产程超过24小时或破膜已12小时者,应给抗生素预防感染。经上述处理,产妇在获得数小时的休息后,宫缩一般可好转,顺利结束分娩。如无效,可试以下方法刺激并加强宫缩:

(一)灌肠或导尿 热肥皂水灌肠,可促进宫缩。排尿有困难者可导尿。

(二)针刺 针刺三阴交、合谷,兴奋手法,或合谷穴注射维生素B125-50mg。

(三)人工破膜 胎头已衔接,宫口开大2~3cm无头盆不称者,可人工刺破胎膜,使先露部与子宫下段及宫颈紧贴,以反射性引起宫缩,破膜时间应选在二次宫缩之间。

(四)催产素 静滴,可引起强烈宫缩,切忌一次大量使用,以免引起强直性宫缩,致胎儿窒息死亡,可造成子宫破裂。使用前必须除外头盆不称及胎位不正。胎头高浮者忌用。用法如下:

催产素2.5u或5u加于5%葡萄糖500ml内静滴。开始每分钟10~15滴,如不见宫缩加强,可渐加快,最多以每分钟不超过40滴为宜。滴入时应严密注意宫缩、先露部下降及胎心音变化情况,如收缩过强或胎心率变化,应减慢或停止静滴。

经上述处理后,宫缩多能转强,宫口渐开,胎儿顺利娩出。如无效,应考虑手术助产。无论从阴道分娩或剖宫取胎,均应注意预防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子宫收缩不协调

临产后宫缩失去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称宫缩不协调。有以下两种:

宫体与子宫下段宫缩强度相等,甚至下段反较宫体为强,宫缩频率与强度亦不规则,阵缩间歇时子宫肌肉不放松,宫腔内压力较正常为高,称高张型宫缩不协调。由于宫缩失去极性,虽强度较大,但不能有效地促使宫颈扩张及胎儿下降。

由于子宫壁某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收缩,可出现局限性环形狭窄。此环可出现在子宫的任何部分,但较常发生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及宫颈外口,多围绕胎体的较小部分,如颈、腰或肢体等处,常发生于反复过度的局部刺激之后。阴道检查可扪到坚硬而无弹性的狭窄环、位置固定,其上下部分子宫肌肉不紧张,与子宫破裂先兆的病理性收缩环有本质区别。

一、原因

|<< << < 1 2 > >> >>|

产力异常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产力异常  产力异常 免费索取产力异常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产力异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返回产力异常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