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孕产妇疾病 --> 胎儿畸形 --> 胎儿致畸5大食物

胎儿致畸5大食物

近年来,国外医学界有关研究机构明确指出,酸性食物和药物是导致畸胎的“元凶”之一。

1、 过多的酸性食物

—般来说,妇女在怀孕初期,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而我国民间历来有用酸性食物来缓解孕期呕吐的做法,甚至有用酸性药物止呕的做法。这些方法是不可取的。

近年来,国外医学界有关研究机构明确指出,酸性食物和药物是导致畸胎的“元凶”之一。

在研究中发现,孕妇过多地食用肉类、鱼类、巧克力、白糖等酸性食物,其体液会发生变化,形成一种“酸化”,进一步促使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从而引起孕妇烦躁不安、爱发脾气,易伤感等消极情绪。这种不良的消极情绪,可以使母体内的激素和其他有毒物质分泌增加,则是造成胎儿腭裂、唇裂及其他器官发育畸形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不同时期胎儿组织和母体血液的酸碱度,认为在妊娠的最初半个月左右,不食或少食酸性食物或含酸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阿司匹林)等为佳。

温馨提示:从营养学角度出发,孕妇吃些酸味食物,能满足母体与胎儿对营养的需要,孕妇吃些酸味食物,能够帮助胎儿骨骼的生长发育。但是,物极必反,孕妇如食用大量的酸性食品,会使体内碱度下降,容易引起疲乏、无力,不仅容易使母体患某些疾病,更重要的是可因此而影响胎儿正常、健康地生长发育,情况严重者,甚至可导致胎儿畸形

2、含有弓形虫的食物

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和禽类(如鼠类、猪、羊、牛、家兔和鸡、鸭、鹅等)都可以传染弓形虫。人类的传染源主要是这些动物的肉类,如火锅的烫涮时间过短、烧烤的温度不够,肉食的弓形虫没有杀死,就有传染的危险;生肉和熟食共用一个切菜砧板,生肉上的弓形虫就会污染熟食;污染的羊、牛奶也可以传染。我国人口的弓形虫感染率较低,可能与中国人熟食肉类的习惯有关,并非跟养宠物有关。

温馨提示:在怀孕早期急性感染弓形虫会导致胎儿脑积水、小头畸形、脑钙化、流产、死胎等,新生儿可有抽搐、脑瘫、试听障碍、智力障碍等,其死亡率达72%。所以孕妈咪一定要避开弓形虫。

3、猪肝

芬兰和美国已向孕妇提出了应少吃猪肝的忠告。因为在给牲畜迅速催肥的现代饲料中,添加了过多的催肥剂,其中维生素A含量很高,致使它在动物肝脏中大量蓄积。孕妇过食猪肝,大量的维生素A便会很容易进入体内,对胎儿发育危害很大,甚至会致畸。

专家温馨提示:维生素A超量几乎对身体各个部分都会造成损害,包括眼睛、骨骼、血液、皮肤、中枢神经系统、肝脏、生殖和泌尿系统,可出现头昏、呕吐、头痛、皮肤受损、智力障碍和月经失调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失明和有生命危险。

4、久存的土豆

土豆中含有生物碱,存的越久的土豆生物碱含量越高。过多食用这种土豆,可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导致胎儿畸形。当然,人的个体差异很大,并非每个人食用后都会出现异常,但孕妇还是不吃为好,特别是不要吃长期贮存的土豆。

温馨提示:如果吃土豆时口中有点发麻的感觉,则表明该土豆中还含有较多的龙葵素,应立即停止食用,以防中毒。

5、受污染食物

美国曾在越南战场上大量使用除草剂,致使不少孕妇生下畸形儿,表现为眼脸缺损、额裂、骨化迟缓等。本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水误市的水域中发生了异常变化:鱼类飘浮在海面上,鸟儿在飞翔中掉到海里,贝类腐烂.海藻枯死。更有甚者,猫儿发疯痉挛,犹如醉酒,步态蹒跚,最后跳河“自杀”。1959年才证明猫是吃了水俣湾的含汞鱼、贝引起的。与此同时,出现了与猫类似的病人,特别是吃了被汞污染的鱼、贝等食物的孕妇,引起胎儿先天性汞中毒,出生后表现为发育不良,智力低下,有的还因脑损伤而致麻痹死亡。

温馨提示:孕妈咪缺乏无机盐或微量元素能致胎儿畸形,孕妇经常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同样会引起胎儿畸形。被DDT、六

|<< << < 1 2 > >> >>|

胎儿畸形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胎儿畸形  龙葵素  脑钙化 免费索取胎儿畸形资料

上一篇:母亲的饮食与胎儿畸形         下一篇:胎儿畸形的预防

>> 返回胎儿畸形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