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孕产妇疾病 --> 子宫内膜炎 --> 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炎症。按照病程的长短,可以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种。
,流产后及各种宫腔操作时,这种屏障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易引起细菌的侵入,造成子宫内膜炎,另外,不注意个人卫生,经期性交及与患有性病的异性性交,也易发生此病,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下降,阴道内酸度下降及宫颈粘液栓减少,易出现老年性阴道炎,并进一步发展为子宫内膜炎

临床表现

子宫体部子宫内膜的炎症。当炎症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可影响子宫肌层,成为子宫肌炎,这是子宫内膜炎的延伸。子宫内膜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导致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流产,产褥感染,子宫腔内安放避孕器、镭针,子宫颈扩张,诊断刮宫或宫颈电灼、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疗。性病等病原体上行性感染也可引起。此外,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等也常引起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基本与上述类同。

子宫内膜炎急性期,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重症者出现化脓。患者表现为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血性或脓血性。急性子宫内膜炎可进一步发展为子宫肌炎,输卵管炎及盆腔炎,使病情加重。慢性期可以无症状,有时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异常。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痛,白带增多、有时为血性或有恶臭,有时子宫略大,子宫有触痛。慢性者表现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经过多、下腹痛及腰骶附胀明显。

治疗时除主要应用抗生素外,尚须除去明显的诱因,如取出宫内避孕器,清除子宫腔残留的胎盘组织、子宫内膜息肉等,有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子宫内膜癌时则应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理。有子宫腔积脓者应予扩张宫颈口,促使脓液引流待炎症控制后做诊断刮宫,以排除癌肿存在。慢性者有时也可考虑做理疗。

急性子宫内膜炎时切忌性生活,因易引起炎症进一步扩散。又因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腰酸、坠胀等病痛存在,女方对性兴趣下降和乏味。即使炎症被控制,刚恢复性生活也不宜次数过多,以免盆腔充血、抵抗力低下时再次发病。慢性者由于平时腰酸背痛,性生活又使症状加剧,白带增多,腹痛、腰骶部附胀加重,性生活次数不宜过多,即使勉强性交也无快感和性高潮。或者当时有快感、性高潮,但因性事后盆腔充血,促使症状重现或加重。在性生活后上述现象出现者家应用抗生素治疗数天,性交后及时将阴道内分泌物及精液等排出体外,或使用阴茎套后性交,以防通过性活动摩擦等促使细菌进一步上行性扩散。为了减少因性生活时盆腔充血状态,防止症状复发,利于控制疾病,性交姿势采用女上男下,由女方适当控制体力及性兴奋为宜。性生活次数也宜尽量减少,待完全控制后仍可如常。

危害

子宫内膜炎的感染导致不孕症的比例占不孕症妇女的9.4%。

此症可以引起不孕的原因有:

1)精子进入宫腔后,细菌毒素、白细胞吞噬等炎症因素造成精子死亡或活动力降低,使精子进入输卵管的数量减少,从而影响生育。

2)受精受精卵不易在有炎性的子宫内膜着床,或者因抗子宫内膜体导致着床障碍,造成不孕。

3)受精卵着床不稳固,极其容易流产,导致不孕。

子宫内膜炎西医治疗方法

以应用抗生素为主,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若病情较重,应在配伍合理的情况下联合用药。

一、一般疗法

急性子宫内膜炎应卧床休息,宜半卧位,以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及宫腔分泌物的引流;可做下腹部热敷,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止痛;要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盆腔充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应避免过多的妇科检查,以防止炎症扩散;高热时可物理降温;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并含有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为宜,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营养及水分,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二、清除宫腔残留物及其它异物

发生于分娩或流

|<< << < 1 2 3 > >> >>|

子宫内膜炎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 免费索取子宫内膜炎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子宫内膜炎概述

>> 返回子宫内膜炎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