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孕产妇疾病 --> 子宫内膜炎 -->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中医疗法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中医疗法

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因体虚而感邪,故虽属热病,也不宜过于攻伐,但又不可片面强调补虚而忽视里实之证,致犯虚虚实实之戒。
型。

2.黄柏粉3~5g,分3次空腹睡前服下,连用7天,用于湿热型。(《中国秘方全书》)

3.鲜益母草捣为碎末。每次服6g,甘草汤送服。用于瘀血阻滞型。(《民间偏方秘方精选》) 

                                   

(四)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毫针

治则:清热解毒,行气活血。

取穴:主穴:中极,气海,天枢,次韶,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配穴:恶寒发热者,加外关、合谷;大便干结不通者,加上巨虚;便溏秽臭者,加阴陵泉;带臭赤黄者,加行间、蠢沟、大赫。

手法:针中极、气海、天枢,均直刺1~1.5寸,提插泻法,局部有酸胀重感。次髎穴直刺1.5 ~2寸,腰能酸胀感,且可使针感向小腹部放散,行捻转泻法。血海穴直刺l~1.5寸,提插泻法,局部酸胀感或针感向筋部放散。三阴交穴直刺,提插运针,使针感向上或向下放散,足三里直刺l~2寸,提插运针,平补平泻。外关、合谷提插或捻转泻法,较强刺激,针后使汗出。上巨虚提插泻法,针感向下放散。阴陵泉提插或捻转泻法,局部酸胀感或向下放散。行间直刺0.3~0.5寸,提插运针,用泻法,局部有痛胀感。针兹沟穴,沿胫骨后缘斜刺向上,进针1.5~2寸,较大幅度捻转,使酸胀感向上扩散。大赫穴直刺1~1.5寸,提插泻法,局部酸胀。

(2)耳针  

   

取穴:子宫,卵巢,内分泌,肾上腺,肝,三焦。

  

操作:①毫针,中等刺激,每日1次。②耳穴埋豆,选用王不留行籽,每日按压2~3次。③埋针,每次选2~3穴,每周3次,两耳交替进行。

2.推拿按摩

取穴:中极,气海,气冲,大肠俞,八髎,主阴交,行间。

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掌根揉搓腰骶部,重力按摩八韶穴,大肠俞。再取仰卧位,沿任督及冲脉循行路线,由上向下快速平推,至小腹胀热为度,点按中极、气海、气冲各2分钟。最后用拇指按揉三阴交、行间、阴陵泉各1分钟。

 

3.中药外敷:新鲜蒲公英250g,捣烂如泥,加白酒调匀,外敷下腹部。

4. 中药保留灌肠:红藤30g,败酱草30g,蒲公英30g,三棱10g,莪术10g,延胡索15g。上药浓煎1ooml,保留灌肠,每晚1次。适用于各证。恶露或经血未净者不用。

(五)食养疗法

1.败酱紫草煎(《妇科饮食疗法》) 

组成:败酱草45g,紫草根15g。 

          

用法:水煎,加红糖服用,日2次。连服1周为1疗程。

适应症: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适用于湿热壅盛证。

2.槐花茁米粥(《妇科饮食疗法))

组成:槐花log,孩米30g,冬瓜仁20g,大米适量。

          

用法:将槐花、冬瓜仁水煎成浓汤,去渣后再放苡米及大米同煮成粥服食。日2次。服至病愈。

适应症:本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炎作用。适用于湿热壅盛证。

3.荞麦散(《食物疗法》)

组成:养麦不拘多少。

用法:炒后研末,每次6g,日服2次。 

              

适应症:本方具有理气活血化瘀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4.佛手玫瑰花煎(《百病家庭饮食疗法大全》)

组成:佛手12g,玫瑰花10g,败酱草30g。 

              

用法:上3味同时水煎,煎至300m1,日2次分服。每日1剂。

适应症: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消胀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5.丹参香附堡鸡蛋(《妇科奇难杂证论治》)

组成:丹参30B,香附12g,鸡蛋2个。   

            

用法:

|<< << < 1 2 3 > >> >>|

子宫内膜炎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中医疗法  子宫内膜炎 免费索取子宫内膜炎资料

上一篇:西医怎么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        下一篇:急性子宫内膜炎的食养疗法

>> 返回子宫内膜炎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