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对眼睛血管的损害,它是导致年龄20 到 65 岁的成人出现新型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是由糖尿病所导致。它会对视网膜产生影响,视网膜位于眼睛后方,它是对光非常敏感的组织并且负责将视觉信息传输到脑部。此脆弱的组织一旦受到损害便有可能导致视力减弱或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被广泛分类为非增生性和增生性。
1) 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的特征是血管膨胀、微动脉瘤(血管变弱)、视网膜出血,以及视网膜浮肿。
2)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的特征是新血管形成.通常,糖尿病视网膜病从视网膜的微小血管出现轻微的退化开始。血管壁的一些部分会向外膨出,而液体会开始从血管渗出到周围的视网膜组织。一般上,视网膜的这些最初变化并不会导致任何视觉上的症状。但是,眼科专家可以通过适当的检查将它检测出来。
在很多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身上,该疾病会一直是轻微的并且不会导致视觉问题。但是在一些病人身上,液体会继续从视网膜血管渗漏而导致黄斑浮肿。这是由于液体在黄斑里积聚所引起,黄斑是视网膜的一部分,负责在阅读和驾驶时提供敏锐、清晰的视觉。当黄斑的重要部位因过多液体而肿胀时,视觉会变得非常模糊而使它难以发挥或丧失它的功能。
一些糖尿病患者甚至会出现可危及视力的更严重状况,称为增生性视网膜病。它可能会出现在具有黄斑浮肿的病人身上,但也可能会发生在没有此病况的患者身上。
在增生性视网膜病中,异常的新血管会在视网膜的表面生长。这些脆弱的新血管十分容易破裂,并且会有血液流到眼睛的中间部分而阻碍视力。疤痕组织也可能在视网膜周围形成,最终会使它从眼睛后方分离。严重的视力损伤,甚至是永久性的失明将可能发生。但这种情况只发生在少数糖尿病患者身上。
原因与危险因素
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 会至少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轻微症状。大约只有 3% 会因为此疾病而遭受严重的视觉损伤。一般上,患上糖尿病的时间越久,产生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机会就越高。
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初期只会导致少许症状(若有)。视网膜变化的特征迹象可以在视网膜检查时看到。严重的视网膜病会导致轻微到严重的视力退化。
治疗
尽早诊断与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预防并发症和失明。
激光疗法 (laser therapy) 可以为很多出现糖尿病黄斑浮肿的患者预防视力损伤。在此治疗方法中,会使用一种称为激光凝固法的治疗方式,使用强大的激光束对准黄斑中渗漏的视网膜血管。治疗的目标是将血管封闭和预防进一步的渗漏。在很多病人身上,此治疗方法可以停止视力的下降或甚至是恢复视力。
研究也显示激光凝固法(photocoagulation)可以大大降低增生性视网膜病患者的罹患失明机率。对于这类病人,激光不会直接发射到黄斑,而是对准视网膜其他部分的众多位置。
治疗的目的是破坏患病的组织和停止视网膜病恶化。事实上,该治疗方法可以将严重的视力损伤减少60%。
少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包括一些接受激光凝固法的患者,会因为眼睛内部大量出血而失明。现在,眼科专家可以去除眼睛
视网膜色素变性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糖尿病视网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免费索取视网膜色素变性资料
上一篇:视网膜治疗原理及方法 下一篇: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病因学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