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成为甲状腺癌导火索
肥胖可增加多种肿瘤患病危险肥胖有赶超吸烟,成为致癌首因的趋势“肥胖为肿瘤病因”再添新佐证肥胖增加心血管病及2型糖尿病危险,没有人不信,但要说肥胖增加肿瘤危险,肯定有人将信将疑。事实上,肥胖与肿瘤的相关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揭示。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癌症研究学院Renehan等进行的最新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则成为了“肥胖为肿瘤病因”的又一新佐证。[Lancet 2008, 1371(9612): 569]
Renehan等检索了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中截至2007年11月的相关资料,对涉及全身15个部位20种肿瘤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进行了分析,共分析了141篇文献,肿瘤病例总数为282137例。
体重指数(BMI)的增加与男性食管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肾癌等发病危险显著相关。BMI每增加5 kg/m2,食管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肾癌发病危险分别增加52%(P<0.0001)、33%(P=0.02)、24%(P<0.0001)和24%(P<0.0001)。
BMI的增加与女性子宫内膜癌、胆囊癌、食管腺癌和肾癌等发病危险显著相关。BMI每增加5 kg/m2,子宫内膜癌、胆囊癌、食管腺癌和肾癌发病危险分别增加59%(P<0.0001)、59%(P=0.04)、51%(P<0.0001)和34%(P<0.0001)。
此外,BMI的增加还与男性直肠癌和恶性黑素瘤,女性绝经后乳腺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和结肠癌,男性及女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结节等发病危险呈弱相关。
从性别来看,BMI的增加与结直肠癌危险之间的相关性,男性显著强于女性(P<0.0001)。
从人种来看,不同地区(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亚太地区)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基本相同,仅亚太人群BMI增加与乳腺癌之间的相关性更强(包括绝经前和绝经后乳腺癌,P分别为0.009和0.06)。
肥胖如何增加肿瘤危险肥胖如何增加肿瘤危险,确切机制目前尚不得而知。
Renehan等认为,三个激素系统可能参与其中,一是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二是性激素,三是脂肪因子,而胰岛素是其中的最核心因素。当然,这些激素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可能各不相同。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Larsson和Wolk也认为,循环中包括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性激素在内的内源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破坏了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是最可能的致癌机制。其他可能机制还包括,脂肪因子代谢的变化、局部炎症、高血压和脂质过氧化增加肾癌危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增加肝细胞癌危险,腹部肥胖所致胃食管反流增加食管腺癌危险。
目前,还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肥胖—肿瘤相关性是否受其他危险因素或遗传学多态性的影响,青少年肥胖是否同样增加肿瘤危险,肥胖者减重后肿瘤危险是否降低,肥胖的肿瘤患者减重后预后是否改善等。
肥胖将成致癌首因在日前召开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Walter C. Willett说,随着吸烟率的降低和肥胖率的进一步升高,肥胖将在不远的将来赶超吸烟,成为致癌首因。目前,吸烟约导致30%的肿瘤死亡,而男性中约14%的肿瘤死亡由肥胖所致,相应的比例在女性中为20%。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Douglas R. Lowy则补充道:“肿瘤预防始于家庭。”
由此,在肿瘤的防治策略中,加入“遏制肥胖流行”已是刻不容缓。
甲状腺癌病因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肥胖成为甲状腺癌导火索 甲状腺癌 免费索取癌症肿瘤资料
上一篇:甲状腺癌的病机有哪些方面 下一篇:甲状腺癌的病因病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