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妇科疾病 --> 女性不孕症 --> 女性不孕症诊断 --> 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不孕症病因复杂,为许多疾病所造成的一种后果。现结合临床将女性不孕症的诊断及较常见的鉴别分类诊断,即包括内分泌失调性不孕、输卵管炎性不孕、子宫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免疫性不孕等。
p;            。

(1)临床表现:婚久不孕;下腹疼痛或有牵拉痛、痛连腰能,常于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或可表现为月经不调或带下增多,因支、衣原体或结核菌引起者可有性病或结核病感染史。也有少数患者除不孕外,并无任何症状,经检查确诊。妇检子宫呈后位,活动受限或教连固定,附件可触到增粗的输卵管,呈索条状,或附件片状增厚、压痛。

(2)有关检查:①子宫输卵管碘油或泛影葡胺造影证实输卵管不通畅、阻塞或积水、或呈串珠状、管腔细小而僵直(结核性)等;若碘试验过敏者,可行超声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②腹腔镜检查证实有盆腔内黏连,镜下做输卵管通液,证实输卵管不通畅或不通。⑦必要且有条件时行输卵管镜检查,对输卵管局部教膜作直接的观察研究,以发现HSG和腹腔镜检查不能发现的管腔病变。④为了进一步鉴别输卵管炎症的性质,疑为衣、支原体感染‘者,应做官颈教液、阴道分泌物或输卵管积液的衣、支原体培养。疑为结核性炎症者要做结核菌素试验、血沉检查、胸部x线摄片、诊刮行子宫内膜活检等,以协助明确诊断;若为急性活动性结核或发热时,不宜造影,慢性者宜于造影前后各注射链霉素o.5g,每天2次,共6天,防止病灶扩散。

               

3.子宫性不孕  引起不孕的子宫疾病种类很多,这里仅论述·较常见的子宫发育不良、官腔黏连引起的不孕,其中宫颈—官腔教连(Asherman)综合征,有认为91%与妊娠有关。至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或结核等导致不孕,请参见有关章节。 

(1)子宫发育不良

1)临床表现:月经后期或闭经,月经过少、痛经及不孕。妇检子宫体比正常小,子宫颈相对比较长,宫颈多呈锥形、外口小,宫体呈极度前屈或后屈。  

  

2)有关检查:①探针检查或子宫碘油造影显示子宫腔小于正常,子宫颈管相对延长。 B超检查子宫各径线均较正常小,宫颈与宫体之比为2:1或1:1。腹腔镜及官腔镜检查均可协助诊断;②严重子宫发育不良往往由内分泌失调或全身性疾病引起,应该进行FSH、LH、P、T、E;等激素值的测定和对有关脏器功能的检查,以帮助确定导致发育不良的原发疾病而鉴别之。 

(2)官腔教连

1)临床表现:有刮宫或官腔炎症病史,痛经或周期性下腹痛而闭经或经量少,不孕。

  

2)有关检查:子宫探针检查可初步了解官腔有否黏连,以及官腔大小、黏连范围,经子宫输卵管造影、官腔镜检查可证实官腔有黏连,并可确定黏连部位、范围、程度及黏连的组织。

4.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这可能与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人流和放置节育环等有关。导致不孕的异位内膜引起的疾病主要为盆腔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

  

(1) 临床表现:婚久未孕;渐进性病经加剧;经期少腹、腰能部不适,或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进行性加剧。

(2)有关检查:妇科、B超及宫、腹腔镜检查:①后穹窿、宫能韧带或子宫峡部触痛性结节;②附件教连包块伴包膜结节,输卵管通畅;③月经前后附件上述肿块有明显大小之变化(末用抗炎治疗);④或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而有压痛;⑤血清癌抗原CAl25值2ll定可能升高,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可为阳性;⑥必要时需要通过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5.免疫性不孕: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发现过去认

|<< << < 1 2 3 > >> >>|

女性不孕症诊断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性不孕症  不孕症 免费索取女性不孕症诊断资料

上一篇:女性不孕症的检查        下一篇:女性不孕症如何诊断

>> 返回女性不孕症诊断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