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 阿米巴痢疾 --> 中医对阿米巴痢疾的治疗及介绍

中医对阿米巴痢疾的治疗及介绍

阿米巴痢疾以下利不爽,腹部疼痛,里急后重,脓血便为特征。主要外因湿热熏蒸,内因饮食不洁,积滞肠中,大肠传导失常所致。

阿米巴痢疾以下利不爽,腹部疼痛,里急后重,脓血便为特征。主要外因湿热熏蒸,内因饮食不洁,积滞肠中,大肠传导失常所致。如果在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或外感湿热入里,或素体阳盛,湿从热化的条件下发病,则形成湿热痢。如果感受的痢疾病菌多,毒力强,则形成疫毒痢。若恣食生冷瓜果,中阳受伤,或外感寒湿入里、或素体阳虚,湿从寒化而发病,则形成寒湿痢。正如《症因脉治》所说:“寒湿时行,内气不足。乘虚感人,郁遏营卫,卫郁营泣,内传肠胃,则水谷不化,气血与糟粕互相蒸酿,而痢下赤白之症作矣”。由于感邪种类,感邪多少,病邪毒力大小以及人体素质,内环境等条件不同,就形成轻重不同,寒热湿偏重不同的证候。

慢性痢疾者,日久正气受伤,邪气留恋,或者素体不强,正气亏虚,形成正虚邪恋,反复发病。根据所虚不同,也有所区别,如病久不愈,邪不尽去,与湿热、寒湿、食积蕴结于肠,困阻脾胃,脾胃气虚,正虚邪留,反复发作,就形成休息痢;如果邪气与湿热相合,热重于湿,热盛伤阴,或素体阴虚感受邪气,久痢不愈,就形成阴虚痢;如果邪气与寒湿相合,寒湿损伤中阳,甚至进一步由脾及肾,脾肾阳虚,或素体阳虚感受邪气,久痢不愈,就形成虚寒痢。

慢性痢疾久治不愈时,精神刺激程度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就可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五脏六腑功能紊乱加重,或使人体正气虚弱,易被外邪侵袭而发病。也就是郁怒伤肝,肝气犯脾,气滞血涩,饮食难化,日久交结,渐致下痢赤白粘冻。或因忧思伤脾,运化失职,饮食停积,与气血搏结而酿成痢疾。临床上多见于休息痢。

中医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常因饮食不节或食不洁之物,脾胃受伤,则湿热或寒湿之邪乘虚侵袭胃肠,损伤脾胃,湿热毒邪下注,滞留肠间,气机不畅,以致气血阻滞,湿热熏蒸,腐败化为脓血,而为痢疾。急性称“脓血痢”,慢性称“休息痢”。若湿热疫毒炽盛,或久治不愈,邪气留恋,内伤于肝,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日久结成癥块;气血腐败成脓,发为肝痈。日久耗气伤阴,正虚邪恋,故后期病人常出现消瘦、乏力、盗汗等气阴两虚之证。

病理肠粘膜上皮增生,溃疡底部出现肉芽组织,溃疡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溃疡反复发生,有时愈合,愈合溃疡边缘又可有粘膜增生。阿米巴侵入粘膜后借其伪足的活动及所分泌的溶组酶破坏粘膜,产生糜烂和浅表溃疡。由于滋养体大量繁殖,增加粘膜破坏的速度。阿米巴病灶通过细长管状溃疡与肠腔相通,损害可在基膜或在粘膜肌层停止,然后向两侧扩大,形成底宽的凹陷坏死区,典型的呈烧瓶样溃疡,溃疡之间粘膜可正常。

病理生理阿米巴滋养体借其伪足的机械作用和多种溶组织酶的蛋白水解活性,穿透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造成溃疡。溶组织酶包括酪蛋白酶、明胶酶、透明质酸酶、纤维蛋白溶解酶、磷酸酯酶等。不同虫株所含同功酶不同。溶组织阿米巴与靶细胞直接接触时可释放出不耐热的内毒素,并原虫能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阿米巴痢疾辨证上,要在分清寒热虚实的基础上,注意两大主症即痢下脓血和里急后重。一般湿热痢,热重于湿而邪偏于血分,则泻下赤多白少;湿重于热而邪“偏于气分,则泻下白多赤少。感受疫毒较重的则发病急骤,壮热烦渴,甚至神昏惊厥,发为疫毒痢。在湿热痢和疫毒痢,表现湿热疫毒上冲于胃,下痢而又不能进食为噤口痢。由寒湿停滞于肠中,而不兼虚证者为寒湿痢。久治不愈兼见脾肾阳虚证的为虚寒痢。久痢不愈,正气耗伤,余邪未尽,滞留肠中,表现时发时止的为休息痢。

(1)湿热痢: 证候: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甚则脱肛,排便频数,或伴有发热恶寒,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2)疫毒痢:证候:发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胸满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剧烈,里急后重,脓血便,便数频繁。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象滑数或疾,严重者昏迷痉厥。

(3)寒湿痢:证候:腹痛里急,痢下赤白,状似胶冻,白多赤少,里急后重,口淡乏味,不渴,脘腹痞闷,小便清白,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4)虚寒痢(迁延痢):证候:久痢不愈,脾肾虚弱,中气不足,会转成慢性痢疾。大便常带粘白,腹有隐痛,排便无力,甚至脱肛。食欲欠佳、体弱无力。

(5)休息痢:证候:下痢经年不愈,时作时止,大便带有赤白粘冻,里急后重,,舌质淡红,苔腻,脉象细涩或虚大或濡软。

(6)噤口痢:证候:下痢不食,或呕哕不能食。胸闷,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恶心,或食后呕吐,肌肉消瘦,口淡不渴,舌质淡红。

急性阶段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慢性阶段分为休息痢、虚寒痢、阴虚痢。临床以休息痢和湿热痢为多见,以疫毒痢为危重症。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症状消失,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每日大便次数不超过2次。

2.停药后,粪便镜检及培养阿米巴隔日1次,连续两次阴性。慢性患者粪便浓集法找溶组织阿米巴包囊阴性,至少两次。

3.乙状结肠镜检查粘膜正常。

4.血清学检查两次以上阴性者,但抗体的效价痊愈后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故阳性结果应结合临床进行制定。

5. 出院后每月随诊1次(包括症状,体征、大便检查及阿米巴培养等),共6次,各项均为阴性。

预后一般急性阿米巴病的预后较好,大多在短期内治愈。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少数患者转为慢性阿米痢疾。预后与病程长短,有无并发症有二定关系。如有合并肝脓肿、脑脓肿、肠穿孔、腹膜炎者预后较差。因此,早期确诊、早期合理治疗者预后比较好。

中医治疗在治疗上以导滞、行气、和血为原则。初期属湿热证,所谓“利无止法,以通为止”。后期属虚证或虚中挟实证,以攻补兼施,或温补收涩为主,不可过于苦寒,损伤脾胃。若病情危重者,属内闭外脱者,急宜回阳救脱,积极抢救。

一、辨证治疗:

(1)湿热痢: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佐以调气、行血、导滞。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葛根15g,甘草3g,黄芩9g,黄连9g,水煎服。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6g,秦皮12g,水煎服、腹痛严重者加木香、青皮白芍等;便中鲜血多者加地榆炭、槐花炭、当归炭。有表证的加香薷、淡豆豉、夹积滞的加枳壳槟榔厚朴

(2)疫毒痢: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白头翁汤:(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加银花。地榆、赤芍、丹皮、枳壳、木香等。若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甚至痉厥,舌质红绛。苔黄燥,脉细数、为热毒深入心营,用神犀丹:犀角石菖蒲、黄芩,鲜生地、银花、金汁、连翘板蓝根、香豉、玄参、花粉、紫草。或紫雪丹:黄金、寒水石石膏滑石,磁石、升麻、人参、甘草、犀角、羚羊角、沉香木瓜丁香、朴硝、辰砂、麝香)以清热解毒,宣窍镇痉。若症见汗出肢冷,脉细喘促,昏迷,为内闭外脱之象,应用参附汤或独参汤回阳救逆。

(3)寒湿痢:

治法:温中、化湿、调气。

方药:①附桂理中汤:党参12g,干姜9g,白术12g,炙甘草6g。水煎服。加当归、木香、白芍。②艾叶3g,干姜3g,莱菔子4.5g,水煎服,每日3剂。

(4)虚寒痢(迁延痢):

治法:补中益气,清肠固涩。

方药:补中益气汤:黄芪15g,甘草6g,党参12g,当归10g,桔皮6g,升麻3g,柴胡3g,白术9g;水煎服。合桃花汤:赤石脂24g,干姜6g,粳米30g。水煎服。若见有急性痢疾症状,为湿热未清,去赤石脂、干姜等收涩药,加清热化湿解毒药。若久痢不愈,耗伤阴血,下痢赤白粘冻,体虚乏力、伴有腹痛、微热、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痢,用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黄连、阿胶、黄芩、鸡子黄、芍药、当归、干姜)进行加减。

(5)休息痢:

治法:温中和血,苦辛通降。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或连理汤:人参、白术、干姜、炙草、黄连、茯苓加减。若症见遇寒即发,下痢白冻,无力少食,舌淡苔白,脉沉。为脾阳虚极,肠中寒积不化,用温脾汤:人参、桂心、干姜、附子大黄加减。

(6)噤口痢:

治法:清化湿热,和胃降浊。

方药:用开噤散:人参、黄连、石菖蒲、丹参、石莲子、茯苓、陈皮、冬瓜子、陈米、荷叶蒂。合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加减。如汤剂不受者,先用玉枢丹:山慈姑、续随子、大戟、麝香、腰黄、朱砂五倍子。少量冲服。若症见舌质红绛而干,脉细脉,为胃阴已大伤加石斛麦冬沙参、生地等养胃滋阴。

二、简易方治疗:

(1)鸭胆子:去壳取仁,成人每次15~20粒,每日3次;胶囊分装,饭后服。连服7~10天为一疗程。

鸭胆子对阿米巴滋养体有杀灭作用,对阿米巴痢疾的根治率为50%,症状消失为2~7天,镜检阴转为3~5天,复发率为6%左右。

(2)白头翁:取根茎每日15~30g,水煎,分3次服。7~10天为一疗程,或入煎剂用。重症另用30~50g煎成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大剂量白头翁能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并对肠粘膜有收敛作用,所以能止痢并能止血。

(3)大蒜:紫皮大蒜,每日1枚(约6g), 10日为一疗程。10%大蒜浸出液,可

阿米巴痢疾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阿米巴痢疾  痢疾  阿米巴病 免费索取阿米巴痢疾资料

上一篇:阿米巴痢疾的相关知识        下一篇:阿米巴痢疾的诊断依据

>> 返回阿米巴痢疾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