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经期疾病 --> 闭经 --> 闭经的概述

闭经的概述

女如果超过18岁还没有来月经,或未婚女青年有过正常月经,但已停经3个月以上,都叫闭 经。

女如果超过18岁还没有来月经,或未婚女青年有过正常月经,但已停经3个月以上,都叫闭 经。前者叫原发生闭经,后者叫继发生闭经。有些少女初潮距第二次月经间隔几个月,或一两 年内月经都不规律,两次月经间隔时间比较长,都不能算闭经。这是因为她们的生殖器官还没 有发育成熟、卵巢的功能还不完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中医将闭经称为经闭,多由先天不足,体弱多病,或多产房劳,肾气不足,精亏血少;大病、久病、产后失血,或脾虚生化不足,冲任血少;情态失调,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气血郁滞不行;肥胖之人,多痰多湿,痰湿阻滞冲任等引起。常见证型有 :① 肾虚精亏型闭经。月经初潮较迟,经量少,色淡红,渐至经闭 ,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口干,手足心热,或潮热汗出,舌淡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涩。治宜补肾益精,方用归肾丸、左归丸等。②气血虚弱型闭经。月经后期,经量少色淡,渐至经闭,头晕乏力,面色不华,健忘失眠,气短懒言,毛发、肌肤缺少光泽,舌淡,脉虚弱无力。治宜补益气血,方用人参养营汤、归脾汤等。③气滞血瘀型闭经。经期先后不定 ,渐至或突然经闭,胸胁、乳房、小腹胀痛,心烦易怒,舌暗有瘀点,脉弦涩,治宜理气活血祛瘀,方用血府逐瘀汤、逍遥丸等。④痰湿凝滞型闭经。月经后期,渐至经闭,形体肥胖,脘闷 ,倦怠,食少 ,呕恶,带下量多色白,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祛痰燥湿,方用苍术导痰汤、香砂六君汤等。  

原发性闭经的病因分类:

1、处女膜闭锁:由于泌尿生殖窦上皮未向外阴、前庭贯穿所致。卵巢和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常在青春期发现有周期性腹痛,亦有因阴道宫腔积血而形成下腹包块,严重可引起尿频、尿潴留及便泌等压迫症状。

2、先天性无阴道:副中肾管发育停滞未向下延伸所致。卵巢正常,如合并先天性无子宫或痕迹子宫为女性生殖道畸形综合征。

3、先天性无子宫:副中肾管中段及尾部未发育所致。

4、炎症:幼年脑膜炎,脑炎后遗症,使下丘脑分泌受影响。或结核性腹膜炎盆器炎,引起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瘢痕,引起子宫性原发闭经。

5、损伤:幼年恶性卵巢瘤手术切除子宫及双附件,尤其生殖细胞瘤,预后较好,可以存活,但为无子宫无卵巢的原发闭经。放射性治疗引起垂体及卵巢的损伤。

6、营养性:营养极差可引起闭经,发育差所致。

什么是继发性闭经:常见原因有子宫内膜损伤或粘连(常见于多次刮宫以及刮宫过度损伤子宫内膜、造成宫腔粘连)及结核性内膜炎、卵巢功能早衰及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环境改变,精神创伤及营养不良等外界因素变化、注射长效避孕针或口服避孕药、闭经泌乳综合征、席汉氏综合征(由于产后大出血、休克引起垂体前叶组织缺血、坏死、垂体功能减退出现闭经)。

继发性闭经怎么办:继发性闭经出现后,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根据病史及体检、相关辅助检查、激素测定等,寻找闭经原因。治疗上根据不同原因给予相应处理。有些患者经过身心调整或停用避孕药后月经可自然恢复,有些患者经用黄体酮,人工周期以及促排卵治疗后可恢复。卵巢功能受损或破坏以致卵巢功能早衰者可用性激素替代治疗等。

继发性闭经的调理:妇女月经来潮后有三个月或三个月以上未再行经,称为继发性闭经。正常妇女月经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所分泌的内分泌激素的正常调节而完成的,其中垂体促性腺激素在调节卵巢功能和维持月经周期方面又起着主导作用。发生继发性闭经时,常伴有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引起继发性闭经的原因:

1、营养缺乏。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的缺乏,可使内分泌腺功能减低,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最易受到抑制,同时还减低靶器官对激素的反应,如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的敏感性,而引起闭经。其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如偏食、挑食,使食物中的蛋白质、脂类、维生素摄入不足。

2、如果闭经时间不长,或偶尔发生,可以回顾一下最近有无特殊情况,如受精神刺激,过度紧张,劳累,环境变化,寒冷刺激,营养不良等。这些外界因素的变化有时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减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引发闭经。

3、是否服用避孕药。服避孕药后有时也可直接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而引起闭经。

4、是否患有某些疾病。妇科疾病、子宫内膜结核、多次刮宫后引起的宫腔粘连、多囊卵巢、卵巢早衰等;内分泌系统疾病,闭经溢乳综合征、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全身消耗性疾病,如严重贫血、结核病、肿瘤等,这些都有可能引起闭经。

闭经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闭经  经期疾病 免费索取闭经资料

上一篇:导致闭经的因素        下一篇:长期服用避孕药小心闭经啊

>> 返回闭经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