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神经精神疾病 --> 癫痫 --> 癫痫常识 --> 难治性癫痫

难治性癫痫

难治性癫痫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它的难治性,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发病机制、病因、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如难治性癫痫患者脑内P-糖蛋白(P-gp)表达过度.

难治性癫痫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它的难治性,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发病机制、病因、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如难治性癫痫患者脑内P-糖蛋白(P-gp)表达过度,可抑制抗癫痫药物(AEDs)通过血脑屏障导致耐药;电压门控钠通道改变,使许多AEDs失去作用位点,不能发挥效用导致难治;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是药物难治性癫痫的重要病因,其次一些症状性癫痫由于颅内异常病灶的存在,可使药物无法控制而成为难治;与遗传有关的难治性癫痫综合征,如婴儿痉挛征、Lennox-Gastaut综合征等;人为因素也可导致癫痫难治,如医师指导不利、患者依从性差、重复用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等。

一项24例研究中,有脑外伤、脑炎等明确病因的11例(45.8%),说明症状性癫痫在难治性癫痫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发症状以强直-阵挛、强直、阵挛且伴有意识丧失为主要表现的有14例(58.3%),以发作性愣神为首发症状的7例(29.1%),其他表现为清醒度下降、四肢乱动、抖动的3例(12.5%),发作前有先兆的有8例(33.3%)。

从以上结果分析得出,难治性癫痫主要以全面强直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复杂部分性发作或全面强直发作也占有一定比例。另外,这些病例中临床表现为单一发作类型的有11例(45.8%),混合发作的13例(54.2%)。多种发作类型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较为多见,这也是难治性癫痫的重要临床特点。病例中两种抗癫痫药单药治疗两年及两年以上者13例(54.2%),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癫痫药联合应用者11例(45.8%)。

人为因素所致的药物难治性癫痫应引起注意,医生对该病及抗癫痫药物使用认识不足,或没有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宣教,患者依从性差,没有规律系统用药;有病乱投医,频繁更换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延误有效的治疗时机。24例病例中有过不规范治疗史的有13例,占54.2%,也说明正规治疗的必要性。

脑电图特别是长程视频录像脑电图及头部MRI在难治性癫痫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本研究中影像学检查异常者19例(79.2%),包括脑萎缩、脑软化、巨脑回、脑皮质发育异常等。脑电图异常为癫痫诊断及异常放电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本研究中2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电图记录到癫痫样放电的有23例(95.8%),记录到癫痫发作的有14例(58.3%),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有较高的检出率,提示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电异常活动频繁。也可能是癫痫反复发作的病理学基础,而癫痫后脑损伤又可成为致痫灶加重致痫区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互为因果,如此恶性循环可导致难治性癫痫的产生。

总之,难治性癫痫患者常常存在某种病因,常见病因有脑外伤、脑炎、脑囊虫及窒息等,症状性癫痫在难治性癫痫中占有重要地位。多种发作类型并存是难治性癫痫的重要临床特点,影像学异常、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在难治性癫痫患者较常见。

难治性癫痫病因大多为七情所伤、先天因素、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头部外伤,或患他病之后,造成脏腑失调。

难治性癫痫其病机为肝风内动,痰随风动,风痰上扰,心神被蒙;肝火素旺,火动生风,煎熬津液,结而为痰,风动痰升,阻塞心窍;气滞痰浊或外伤,致瘀血阻脑;痫证发作日久,耗伤肝肾精血,脑失所养,虚风内动,或脾胃虚弱,精微不布,湿痰内生,蒙蔽清窍。主要病理乃痰、气、风、火、瘀,胶结不解。

难治性癫痫其病变脏腑虽为心、肝、脾、肾,但都离不开肝主疏泄、藏血功能失常;心主藏神,肝血充盈,则心有所藏,肝血不足,则心脉不充而致神志失常;脾主运化,气机不畅,脾运失职,则痰浊内生,蔽窍致痫;肾主藏精生髓,髓充于脑,精血同源,肝血不足,髓源不充则脑海空虚,神志失常;而肝脏升发太过和不及,肝肾阴亏而阳生无制,阴血不足虚风内动都可致痫证发生。

故知名癫痫病专家陈南华教授认为治肝是难治性痫证治疗的关键。

以治肝为原则,其抗痫作用有一定的时-效关系,且对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改善作用,这些都是与化学合成药物所不同的。通过舒肝、养肝、平肝而发挥抗痫作用。其确切的疗效机制可能与阻止脑GABA下降、抗脂质过氧化、防止脑细胞损伤,纠正癫痫所引起的脑功能紊乱有关。

癫痫常识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癫痫  癫痫常识  难治性癫痫 免费索取癫痫常识资料

上一篇:脑卒中后癫痫        下一篇:继发性癫痫

>> 返回癫痫常识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