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气病的辨证
《素问》:“百病皆生于气也”痫病临床上,常见的有气虚、气滞、气逆等。
1、气虚证
神情恍惚,精神萎靡,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自汗,心悸,怔忡,头晕,耳鸣,倦怠无力,食少,大便溏薄,小便清或频,脉虚弱或虚大等。
病因病机:多见于癫痫发作日久或先天禀赋不足者。其病机主要由于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故出现少气、懒言、倦怠无力。卫气虚弱,失其固摄肌表的功能,故自汗;气虚不能营于上,则头晕目眩;气虚鼓动自行之力不足,故脉虚弱无力;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
2、气怯证
辨证要点:易惊易恐,惊惕不安,惊悸怔忡,孤独离群,情感淡漠,多疑敏感,沉默寡言,夜难入寐,胸闷太息,口苦呕恶、舌淡,苔白腻,脉无力。
病因病机:此多见于痫病脾虚痰阻表现为惊痫者。中气不足,脾虚生痰,影响肝胆疏泄,志意怯弱而致。
3、气陷证
辨证要点:头目昏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或伴有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质淡、苔白,脉弱无力。
病因病机:癫痫病日久,气虚机能衰减,故见少气倦怠,清阳之气不能升举,则见头目眩晕;气陷于下,以致诸脏器失其升举之力,故见腹部坠胀,脱肛或子宫脱垂等。
4、气郁证
辨证要点:癫痫发作前后常有闷胀、疼痛不适。平素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悲观厌世,悲忧欲哭,失眠或心烦懊恼,纳呆腹胀,脉沉弦,舌质紫暗。
病因病机:此多由情志内郁,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而成。气滞多责之于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或用力努伤、闪挫等因素引起。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故常引起局部闷胀、闪痛。疼痛发作时轻时重,或窜动作痛,且多在嗳气或矢气后减轻,并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5、气逆证
辨证要点:胃气上逆时,可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升发太过,则可见头痛、眩晕、昏厥、呕血;肺气上逆时,可见咳嗽、喘息等。气逆扰乱神明则烦乱而发狂,行为冲动,脉行不定。
病因病机:此多由肺胃之气上逆以及肝气升发太过,气逆乱上,乱及神明所致。尤以狂痫多见。胃寒积饮,或痰食阻滞气机,或外邪侵犯胃腑,胃气失其和降而上逆,故见呃逆、嗳气、呕吐、恶心等;郁怒伤肝,升发太过,气火上逆,则见头痛、眩晕、昏厥,甚至呕血;感受外邪,或痰浊壅滞,使肺气上逆,故见咳嗽。
癫痫诊断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癫痫 癫痫诊断 癫痫气病的辨证 免费索取癫痫诊断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