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脑动脉硬化症的防治
脑动脉硬化症是在全身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动脉发生弥漫性的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小血管闭塞,脑实质的供血量减少,神经细胞功能障碍,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与精神症状。多发于5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资料显示脑动脉硬化有年轻化的趋势,本症是国人脑血管意外(中风)死亡的主要原因,约80%。防治脑动脉硬化应从早抓起。
脑动脉硬化症与哪些因素有关?
1、脂质代谢障碍(即高脂血症):这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早和最主要的因素,进食过多的动物性脂肪食物;吃糖、饮酒过多;缺乏锻炼,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及肝炎、肾病、糖尿病等,均可引起血脂增高。2、血液动力学改变:高血压持续多年后可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中动脉和大动脉的内膜脂质沉积。3、血管壁本身的变化,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可使血管痉挛、血管壁缺氧,老年人动脉血管壁的粘多糖代谢失调,使脂质易在动脉壁上沉积。4、血液内血小板聚集作用:血小板易在动脉分叉处聚积,特别是血管内膜发生损伤,血小板易于粘附于局部而形成微小栓子。
脑动脉硬化症有哪些主要表现?
1、早期以失眠为主,入睡较难,睡眠浅而易醒,到后期是表现为嗜睡。2、记忆力逐渐减退,特别是近事遗忘,思维、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逐渐低下,生活懒散,表情淡漠。3、经常头晕、头痛、视物昏花、耳鸣、听力减退、肢体麻木或乏力。4、逐渐出现理解力和判断力障碍,计算困难,甚至出现不知饥饿,外出不知回家,大小便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等痴呆的表现。此外,尚可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假性肢体麻痹的症状。
诊断脑动脉硬化症应去医院作哪些检查?
要确定脑动脉硬化症的诊断,除有前述相关因素和主要临床症状外,还需要到医院作血脂测定、眼底检查、TCD、血液流变学、颈椎片,必要时作脑电图、脑CT、脑血管造影。
如何防治脑动脉硬化症是关键
1、生活规律:合理地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与愉快的情绪,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禁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慢跑、散步、打太极拳,修身养性,从事书画、种花、养鸟等。2、合理饮食:饮食总热量不应过高,以不增加体重为原则,少食含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限制糖、盐的摄入,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瓜果、蔬菜及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类、豆制品等。3、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改善大脑代谢、扩张血管、降低血脂、活血化瘀的中西药物。4、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肝、肾、内分泌疾病等。
脑动脉硬化症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浅谈脑动脉硬化症的防治 脑动脉硬化症 免费索取脑动脉硬化症资料
上一篇:脑动脉硬化症治疗用药 下一篇:脑动脉硬化症与哪些因素有关?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