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麻痹的常识
周期性麻痹的特征是急性发作性弥漫性麻痹,常于几小时内自发地完全恢复正常。其发作常伴血清钾浓度改变。最重要的一点是任何血清钾过高(高于8mmol/L)或过低(低于2.5mmol/L)通过在静止肌纤维膜电位上的作用而致弥漫性肌无力。高血钾致过极化,使肌纤维不能去极化到引起肌纤维收缩的动作电位。低血钾产生去极化作用,而致肌纤维膜上钠通道的去极化灭活。有些PP病人的麻痹发作不伴血清钾浓度改变。这提示血清钾改变可能是继发于肌纤维膜的某些根本的异常。周期性麻痹临床上可有多型。
本病通常在青壮年起病,男性多发。发病前可有饱餐、剧烈运动、酗酒、外伤、感染等诱因。发作初可有口渴、出汗、肢体酸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常在睡眠中或清晨醒来时发病。肢体酸痛常常自下肢开始,逐步向上,并累及上肢;两侧对称;近端重于远端;在数小时内瘫痪达到高峰。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严重的低钾会造成肢体瘫软,不能翻身,更严重的可因呼吸肌麻痹而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心律失常,心脏停跳等。
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对称性肢体瘫痪,常于半夜、清晨或午休后急性发作,常因受凉、酗酒、疲劳、情绪激动而诱发。四肢为诸阳之本,脾主肌肉,四肢软瘫故病在脾。从发病时间和诱因来看,均和人体阳气不足有关,半夜至清晨为阳气由衰渐盛而非旺盛之时,"阳入阴则眠",故睡眠时,卫外之阳入于里,而表气不固,易于受凉。阳气渐衰肢体痿软。健脾补肾汤中的山药、白术、苍术,健脾助运,克蕴积之痰道,仙灵脾、巴戟天、杜仲,温补肾阳,以生肾气。山萸肉、五味子、覆盆子、女贞子、金樱子,等,补肾固藏,济养骨髓,黄芪、白术固周身之阳气。全方:培土助阳,滋水生精,益气固表,使病人能在较短的时间得到有效的治疗。
周期性麻痹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周期性麻痹的常识 周期性麻痹 免费索取周期性麻痹资料
上一篇:周期性麻痹的病因 下一篇:引起周期性麻痹的原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264942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264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