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心血管疾病 --> 高血压 --> 高血压饮食 --> 想降血压调理饮食最重要

想降血压调理饮食最重要

玉米须不仅具有很好的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

1.饮食疗法降血压

常食药粥:

①胡萝卜粥:用鲜胡萝卜12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②芹菜粥:连根芹菜9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大蒜粥:大蒜30g放入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再取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后,重新放入大蒜再煮一会儿食用。

荷叶粥:用鲜荷叶一张煎汤代水,同粳米100g煮粥经常食用。

⑤葛根粉粥:用葛根粉30g,粳米100g同煮为粥,作为早餐食用。

药膳验方:

常吃药膳对防治高血压也有较好的效果。

①炖海参:水发海参30g,加水适量,文火炖烂,加入适量冰糖融化后食有。

②炖木耳:白木耳或黑木耳10g,水发后洗净,加水适量,文火烧烂后加适量冰糖每晚服用。

③醋泡花生米:选带红衣花生米250g,加米醋适量,浸泡5~7天,每日食3次,每次10~20粒。

天麻炖鸡蛋:天麻9g,煎1小时后,弃渣,加鸡蛋2枚同煮,熟后服食。

2.十种水果降血压

橘 含大量维生素C、葡萄糖等10多种营养素。对慢性肝炎引起的高血压,蜜橘可以提高肝脏解毒作用,加速胆固醇转化,防止动脉硬化。

山楂 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

香蕉 含淀粉、果胶、维生素A、B、C、E等物质。

柿子 柿子品种甚多,约含10余种营养素。柿子治高血压、痔疮出血、动脉硬化的效果受到人们的重视。

苹果 含苹果酸、维生素A、B、C、等10多种营养素。常吃苹果有益于嗜盐过多的高血压患者。

菠萝 从菠萝汁中提出的蛋白水解酶,临床上用作抗水肿和抗类风湿。常食菠萝能加强体内纤维蛋白的水解作用。

鲜梅 富含苹果酸、琥珀酸,有降压、安眠、清热生津作用。

甜瓜 有清热除烦、生津健胃、消除胀满的作用。

西瓜 对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荸荠 含粗蛋白、钙、磷、铁、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药用鲜荸有良好的降压和化痰作用。

3.饮茶

菊花茶:所有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

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份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荷叶茶:中医实践表明,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同时,荷叶还是减脂去肥之良药。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

槐花茶: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用,每天饮用数次,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

首乌茶:首乌具有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之功效。血脂增高者,常饮首乌茶疗效十分明显。其制作方法为取制首乌20—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后,待温凉后当茶饮用,每天一剂。

葛根茶: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经常饮用葛根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其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

莲子心茶: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但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用莲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压外,还有清热、安神、强心之特效。

决明子茶:中药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经常饮用决明子茶有治疗高血压之特效。每天数次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

|<< << < 1 2 > >> >>|

高血压饮食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高血压  山楂  山楂茶 免费索取高血压饮食资料

上一篇: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种类        下一篇: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禁忌

>> 返回高血压饮食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