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胰腺癌的中医综合治疗
1、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
主症:腹部胀痛,恶心呕吐,腹部积块,疼痛不移,按压痛,形体消瘦。舌质色暗青紫,或有瘀斑,脉弦细或涩。
治则:理气化瘀,软坚散结。
(2)肝郁蕴热
主症:脘胁胀痛,腹痛拒按,恶心呕吐,嗳气,心烦易怒,发热,黄疸,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则: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3)气血亏虚
主症:全身消瘦,倦怠乏力,面色少华,腹胀腹痛,腹中积块。舌质淡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数。
治则:益气养血,化瘀散结。
2、单方验方
(1)生苡仁米100g。水煎服,每日3次。
(2)山慈姑10g,浙贝母30g,莪术15g。水煎服,每日1剂。
(3)青黛15g,人工牛黄10g,紫金锭6g,野菊花60g。上药共研细末,每日2~3g,每日3次,饭后服用。
(4)狼毒、红枣各500g。二药共煮,去狼毒,吃红枣,每日5个,每日3次。
3、外治法
(1)痛块灵止痛消癌膏:延胡索15g,台乌10g,丹参20g,蚤休15g,地鳖虫10g,雄黄30g,川乌6g,草乌6g,血竭10g,冰片10g。将血竭与冰片用95%乙醇溶化,余药浓煎或膏剂,兑药物调成糊状,外敷于癌症的体表部位,每日换药1次。
(2)止痛抗癌膏:三七10g,蚤休10g,延胡索10g,芦根20g,黄药子10g,川乌6g,冰片8g,紫皮大蒜100g,麝香少许。将上药共研细末混匀,过100目筛,用大蒜汁将药调成膏剂,外敷痛处,每日换药1次。
(3)消肿软坚丹:山甲珠30g,乳香10g,没药10g,生南星10g,白僵蚕10g,半夏10g,朴硝10g,大戟20g,甘遂15g,蟾酥2g,麝香2g,蜈蚣30g,铜绿、阿魏少许。共为细末,凡士林调糊,敷摊于纱布上,贴于癌肿体表部位,每日换药1次。
4.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体穴可取肝俞、脾俞、胃俞、上脘、中脘、下脘、足三里、内关;耳穴可取胰胆区。针法多用抑制法,虚寒者可用灸法。
(2)饮食疗法: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坚持低脂饮食,特别是动物脂肪;多食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常食海鱼;不吃盐腌及烟熏火烤的食物,特别是烤焦化的食物;食物应保持新鲜,不吃发霉变质的饮食;戒除烟、酒嗜好,忌生冷、刺激性食物,少饮咖啡。放、化疗期间,常吃一些动物脊髓骨,进食甲鱼。(肿瘤科主任医师 李学)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胰腺癌 气滞血瘀 肝郁蕴热 气血亏虚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得了胰腺癌该怎么治?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