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经期疾病 --> 闭经 --> 闭经中医诊疗技术

闭经中医诊疗技术

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前者指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还未来潮者,或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者。后者则指以往曾已建立月经周期,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

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前者指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还未来潮者,或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者。后者则指以往曾已建立月经周期,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后期出现的无月经均属生理性闭经,不在讨论的范畴。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对闭经就有所论述,称其为“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血枯”。

病因病机

闭经原因有虚实两端。虚者,多因肾气不足,冲任虚弱;或肝肾亏损,精血不足;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或阴虚血燥等导致精亏血少,冲任血海空虚,源断其流,无血可下,而致闭经;实者,多为气血阻滞,或痰湿流注下焦,使血流不通,冲任受阻,血海阻隔,经血不得下行而成闭经。临床可见单纯的虚证或实证,亦可见虚实错杂为病。

辨证论治

1.肾气亏损

[证候]  年逾16岁尚未行经,或月经初潮偏迟,时有月经停闭,或月经周期建立后,由月经延后、经量减少渐至月经停闭;或体质虚弱,发育欠佳,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或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  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方药]  苁蓉菟丝子丸加减。

2.气血虚弱

[证候]  月经推后,经量渐少,色淡红,质薄,渐至经闭不行;神疲肢倦,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缓或细弱。

[治法]  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  人参养荣汤加减。

3.阴虚血燥

[证候]  月经后期,经量少,色红质稠,渐至停闭不行;五心烦热,颧赤唇红,咽干舌燥,盗汗甚至骨蒸劳热,形体消瘦,干咳或咳嗽唾血;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养阴清热调经。

[方药]  一阴煎加减。

4.气滞血瘀

[证候] 既往月经正常,突然停闭不行,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少腹胀痛拒按,烦躁易怒;舌紫黯,有瘀点,脉沉弦而涩。

[治法]  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

5.痰湿阻滞

[证候]  月经延后,经量少,色淡,质黏腻,渐至停闭;或带下量多,色白;或形体肥胖,胸闷泛恶,神疲倦怠,纳少痰多;苔腻,脉滑。

[治法]  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方药] 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减。

经验方

1.瓜石汤 

[药物组成]  瓜蒌15克,石斛、生地黄、瞿麦牛膝、益母草各12克,玄参麦冬、车前子各9克,马尾连6克。

[适应证] 阴虚胃热引起的血涸闭经。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

2.化痰破瘀通经汤

[药物组成]  当归、柴胡、白芍、茯苓、白术、益母草、鸡血藤各15克,川芎陈皮、法半夏各10克。

[适应证]  闭经痰瘀型。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

3.痰湿闭经方

[药物组成]  苍术15克,茯苓18克,川芎、神曲、半夏、陈皮、香附、桃仁、车前子、王不留行各12克,鸡内金、仙灵脾、川续断各30克,当归、牛膝各15克,肉桂6克。

[适应证]痰湿闭经,月经后期量少,多囊卵巢综合征。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200~300毫升,分两次服。

4.当归四逆汤

[药物组成]当归15克,桂枝10克,芍药12克,细辛1.5克,甘草6克,通草10克,大枣5枚。

[适应证]用于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早晚分服,10天为一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

适宜技术

1.体针

(1)肾气不足

取穴:肾俞、气海、三阴交、太溪。操作:肾俞直刺1.5~2寸,提插捻转运针,局部

|<< << < 1 2 > >> >>|

闭经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闭经  补肾益气  益气养血 免费索取闭经资料

上一篇:绝经后你需要预防哪些疾病        下一篇:长期服用避孕药小心闭经啊

>> 返回闭经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