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中医诊疗技术
(2)肝肾不足
取穴:关元、肾俞、肝俞、三阴交、太溪、太冲。操作:关元直刺0.5~1寸,提插捻转补法,小腹胀重感;肾俞直刺1.5~2寸,提插捻转运针,局部酸胀感;肝俞斜刺1寸,捻转补法,局部胀感;三阴交直刺0.5~1寸,提插或捻转补法,局部酸胀感或针感向足部放散;太溪直刺0.5~1寸,捻转补法,局部胀感;太冲直刺0.5寸,提插或捻转补法,局部麻胀感。留针20分钟,隔日治疗一次。
(3)气血虚弱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归来、脾俞、胃俞。操作:手法宜轻柔。足三里直刺0.5~1寸,提插或捻转补法,局部酸胀感;三阴交直刺0.5~1寸,补法,局部酸胀感;气海、归来直刺0.5寸,轻轻提插或徐徐捻转,小腹部胀重感;脾俞、胃俞均斜刺0.5~1寸,捻转补法,局部酸胀感。留针20分钟,隔日治疗一次。
(4)气滞血瘀
取穴:合谷、三阴交、地机、血海、气冲。操作:合谷直刺0.5~1寸,提插补法,局部胀重感或向指端放散;三阴交向上斜刺1~1.5寸,提插泻法,使针感沿小腿内侧向上放散;地机直刺0.5~1寸,提插泻法,使针感向上放散;血海直刺1寸,提插或捻转泻法,气冲直刺1寸,提插平补平泻法,小腹部胀麻感。留针20分钟,间歇行针。
(5)痰湿阻滞
取穴:脾俞、三焦俞、中极、中脘、阴交、丰隆。操作:脾俞、三焦俞斜刺1~1.5寸,捻转之平补平泻法,局部胀感;中极直刺1寸,提插泻法,以小腹部有胀感为宜;中脘直刺1~1.5寸,提插之平补平泻法,上腹部胀麻感;丰隆直刺1~1.5寸,提插泻法,使针感向足部放散;三阴交直刺1寸,提插平补平泻法,局部酸胀感或向上下放散。留针20分钟,间歇行针。
(6)寒凝胞宫
取穴:关元、天枢、归来、三阴交、腰阳关、关元俞。操作:关元、天枢直刺1~1.5寸,捻转补法,使腹部有胀感,或用烧山火手法使腹部有温热感;归来直刺0.5~1寸,关元俞直刺1.5~2寸,补法,局部胀重感;三阴交直刺1~1.5寸,提插之平补平泻法,局部酸胀感或针感向上下放散。留针20分钟,间歇行针。
2.电针疗法
取穴:天枢、血海、归来、三阴交、气冲、地机。操作:选腹部和下肢穴位组合成对,每次选用一对,接上电针仪,可选用密波,中等频率,通电10~15分钟。
3.耳针
取穴:内分泌、卵巢、皮质下、肝、肾、神门。操作:每次选3~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隔日一次留针20分钟,或在耳穴埋豆,每周2~3次。
4.皮肤针
取穴:腰骶部膀胱经第一侧线、脐下冲任脉循行路线,归来、血海、足三里。操作:循各经反复叩打3遍,然后重点叩刺肝俞、肾俞,其后再叩刺其他各穴。中等刺激,隔日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闭经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绝经后你需要预防哪些疾病 下一篇:长期服用避孕药小心闭经啊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