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癌症肿瘤 --> 卵巢癌 --> 卵巢癌诊断 --> 卵巢癌病因病机与诊断要点

卵巢癌病因病机与诊断要点

卵巢癌属于中医“瘕”范畴。其发病多因外感邪毒,内伤饮食,复因情志抑郁而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亏虚,气滞血瘀,经络瘀阻,痰湿内生,热毒结聚而成。

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表面体腔上皮和其下方卵巢间质的恶性肿瘤,是妇科的常见肿瘤,占妇科肿瘤的第三位,其发病率为5~7/10万妇女人口,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卵巢癌的特点是发现晚,扩散快,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出现症状时往往病情已到晚期。由于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可有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等症,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迅速下降。可通过直接蔓延、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和种植转移等途径产生远处转移,容易播散到肺、肝、骨和脑等重要脏器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病因病机】

卵巢癌属于中医“癥瘕”范畴。其发病多因外感邪毒,内伤饮食,复因情志抑郁而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亏虚,气滞血瘀,经络瘀阻,痰湿内生,热毒结聚而成。

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病史

卵巢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有的患者可出现白带异常,有的患者常因其他妇科检查而发现肿块。肿块较大时可出现一系列压迫症状:腹水、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浮肿、排尿困难,或尿频、尿急、腹胀、嗳气、便秘等。晚期患者常出现消瘦、贫血、恶液质,发生转移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双侧卵巢均被癌组织破坏,可引起月经失调或闭经。此外有些肿瘤还可引起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或出现男性化特征。

2、年龄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20岁以前较少见,40~60岁为发病的高峰,约占所有病例的80%。

3、物理检查

妇科检查多在一侧触及卵巢明显增大,呈实质或囊性,表面粗糙,除晚期外一般活动良好,可有压痛。腹部检查可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肿块,膀胱充盈时更易扪及,出现腹水时腹部可闻及移动性浊音。晚期患者可在锁骨上、腹股沟部位扪及肿大的淋巴结。

(二)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临床上应用较广的超声检查为B型超声波。B型超声图像能直观地显示出肿瘤的解剖部位、大小、形状、内部结构以及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甚至可通过B超对肿瘤的良恶性作出初步诊断,为正确安排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2、CT扫描

CT扫描能测定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此外尚可根据肿块的外形、密度、有无血管增生、腹腔内有无转移灶等来区分肿瘤的良恶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3、MRI检查

可以发现一些临床检查不容易发现的肿瘤。对于监测卵巢癌的复发亦有一定价值。

4、X线检查

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肿瘤阴影、囊腔液体等。肠道造影可排除结肠病变,也可根据结肠与肿块的关系来了解肿块的位置、大小。人工气腹、子宫输卵管碘造影对诊断肿块的来源有一定的价值。

5、实验室检查

(1)CA125的检测:此项指标对于浆液性上皮癌敏感性较高,阳性率可达82%,而在黏液性癌或透明细胞癌多为阴性。

(2)CEA的检测:卵巢上皮黏液性癌中,CEA常明显升高,可作为诊断或监测卵巢黏液性癌的指标。

(3)LSA(血清脂链唾液酸)的检测:在卵巢癌中其阳性率接近80%,可作为卵巢癌较为理想的监测指标。

(4)血清紫色反应:80%以上的卵巢癌患者血清中某种黏蛋白含量升高,监测该种黏蛋白在血清中的变化,可作为判定疗效或肿瘤是否复发的指标。

(5)AFP的检测:对卵巢内胚窦瘤有明确诊断的意义。

(6)LDH的检测:可作为无性细胞瘤的特异性指标。

(7)MIS(血清苗勒管抑制激素)的检测:可作为性索间质瘤的监测指标。

6、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

早期可作阴道后穹隆穿刺或腹腔冲洗得到的液体作细胞学检查,如出现腹水可抽取腹水寻找癌细胞,如盆腔触到包块,可从阴道或腹壁作包块穿刺进行组织学检查,均有助于明确诊断。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卵巢癌  恶性肿瘤  癥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卵巢癌的主要检查与临床表现        下一篇:临床上卵巢癌的鉴别诊断

>> 返回卵巢癌诊断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