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坐火车常见盗窃方式及防范措施
防范招数一:买票切记别露白
打算乘坐火车的乘客,最好事先了解所乘火车车票的大致价位,并提前准备好票款,不要与自己携带的钱款放在一起,以免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防范招数二:上车谨防浑水摸鱼
现在有一些玩刀片的窃贼手法非常精准。隔着衣服就能将事主的钱偷个精光,而且还不伤皮肉。乘客乘车时,千万不要以为贵重物品贴身保管就能万无一失,警惕性时刻不能放松。在检票和上车时,人群一般比较拥挤,这时乘客最好把背包挂在胸前,这样会给窃贼下手增加不小的难度。
防范招数三:放置行李要防上架子
上车后,旅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座位,并把行李安放在头顶上方的行李架上,认为这样小偷就偷不了。由于头顶位置是人们视觉的盲区,窃贼们可以踩着凳子装作取自己的行李,就把乘客的行李偷走了,这种偷窃手段他们称作“上架子”。因此在安放行李时,应把行李放在自己斜上方的架子上,视线能及才便于随时看管自己的行李。
防范招数四:休息时谨防抠死倒
火车行驶时,尤其是中午一两点钟和午夜12时到清晨6时这段时间,是窃贼们下手的最佳时间,人一入睡警惕性就会丧失,贼特别容易得手。乘客们最好在出门前保持充沛的体力。上车后,如果是单独出行尽量不要在车上睡觉,有同伴则可以轮流休息。
防范招数五:谈话中要防上托儿
窃贼下手时往往要分散乘客的注意力。他们通常的手段是“上托儿”,即找各种借口与乘客搭讪,或者吸引其注意力,设计一个圈套让事主往里钻,另一个同伴就会伺机将乘客的财物偷走。
窃贼火车作案7种常见手法
“挤车门儿”:贼一般拿着小包或者报纸作掩护,挤在上车人群中一手搭架子,一手从旅客身上偷走财物。
“抠死倒儿”:趁凌晨4时到5时之间旅客睡得特“死”的时候,“笨贼”用手拿钱包,“高手”爱玩刀片儿,专用一种锋利的单面金属刀片,割开旅客身上夹带着钞票的衣袋、腰包、皮带甚至内裤,将钱取走。
“吃衣帽钩儿”:旅客衣服挂在衣帽钩上,贼把自己的衣服盖在上面,然后找机会假借取衣服里的香烟,将下面旅客衣服内的财物偷走。
“抽芯儿”:贼把装有废报纸的空包塞在行李架上旅客旅行包之间,夜里趁人不注意,将旅客的小包放进自己的空包内,或者把旅客包内的财物抽出来放进自己包内。
“外撬”:贼在站台上等着夜行列车一停靠,就用撬棍把车窗撬开,用带钩子的竹竿把旅客的衣服和小旅行包“钩”走。
“吃卧铺”:被称为“玩大活儿”,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盗窃方法。贼买卧铺票上车,盯好偷窃目标后,趁深夜时将睡觉旅客的旅行包偷走,然后换一件衣服躲进其他车厢伺机下车溜走。
“扒车顶”:也称“飞车贼”,这种方式技术含量极高,只有胆大、偷盗技术高的贼才敢玩。为防人赃俱获,“贼头”上车后用事先配好的钥匙打开车门,顺着梯子爬上车顶趴着等待,车内的同伙偷来财物后都交给“贼头”。等火车一减速进站时,“贼头”就拿着财物顺着厕所门进来,然后混进人群下车溜走。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春运坐火车如何防骗 下一篇:马年养生年货采购指南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