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端午节专题 --> 宁波人不同乡风的端午

宁波人不同乡风的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关它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关它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有纪念屈原说(后人也有用来纪念秋瑾的,所以合并以诗人节,一起纪念之);有“恶日”说,即端午为人们去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因此历代流传下来许多端午习俗,都是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比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有迎涛神之说: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他的尸体被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那天投入大江,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也有纪念孝女曹娥说,典出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有源自远古时期的“祭龙日”,据考证,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端午节两个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而且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地理环境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并有五月初五日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也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这些说法里,自然以屈原说流传得最广,这也是因为屈原为人为文千古魅力所致。但很多端午习俗的内容,其实与纪念屈原并无多大关系,比如竞渡,比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等。而宁波人过端午节,也有点海纳百川的意思,跟上述多种说法都有关系,但似乎与其中某些说法更贴近。比如“恶日”说,由于气候湿润温暖的缘故,南方多瘟疫,而一年中相传五月初五这一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所以,这一日,佩香袋、喝雄黄酒、吃五黄。还有“曹娥”说,因曹娥是东汉上虞人,从行政区划上来说,也算与阿拉是一个地方,而宁波人一直重“孝”,所以,纪念本乡人的孝心,也在情理之中。同理由的还有“迎涛神”说,因为伍子胥是吴越人,也是同乡吧。但我个人更倾向于宁波端午节更重要的元素来自于“龙说”。比如吴越地区端午节与龙的传说相关的做法。宁波各地盛行的一年一度的五月五龙舟赛,是宁波民间重大的娱乐活动,已相传了二千多年,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所以,宁波人过端午除了吃粽子、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这些与别地方相同的过节内容外,还有一些不同的乡风,首先是辟邪驱毒方面的画“端午老虎”与吃蜒蚰螺。描端午老虎是旧时宁波人过端午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民国张延章《鄞城十二个月竹枝词》说:“五月端阳老虎画,艾旗蒲剑辟群妖;雄黄红蘸高梁酒,苍术还须正午烧。”至于为何要描端午老虎,是因为人们想用“百兽之王”的老虎来镇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蝎子这“五毒”。在这一天,大人会用雄黄在孩子的额上写上虎头上的“王”字,也有的给孩子穿虎纹的衣服,缝制布虎和老虎枕头。也有将端午老虎印在约四五寸见方的纸上,绘有虎和孩子,有李存孝七岁打虎、杨香虎下救父等故事图,虎、孩姿态各异,小孩子将黑色版画“端午老虎”纸填上各种颜色,就是“描端午老虎”,描好后贴在门或墙上,说是可辟邪。

蜒蚰螺,那也是宁波这样温暖潮湿气候地区的特产吧,蜒蚰螺就是蜗牛,旧时宁波有端午节吃蜒蚰螺的习俗。据说,在端午日午时前(尤以午时为佳)捉到的蜒蚰螺炖蛋吃,具体做法是将蛋钻个小孔,把蜗牛肉塞进蛋内,封口后清炖,说是吃后可清凉解毒。

印证“龙说”的除了赛龙舟,包粽子外,还有就是上面说过的戴五色手绳了。在端午节这天,宁波人给小孩手臂系上五色手绳,叫“健绳”,待以后弃绳时,要粘上糯米饭,抛至屋瓦上让飞鸟含去(粘去),这样孩子就可以无病无痛、长命百岁了。

送“吭吭鹅”,是女儿孝心的体现,也是在纪念曹娥吧。旧时宁波人的女儿和女婿在端午节这天要回娘家,女婿要挑“端午担”,少者四色,多者八色,其中鱼要成双,鹅头颈涂红颜色,路上鹅叫得越响越好,称“吭吭鹅”。挑着一只“吭吭”直叫的鹅招摇过市,然后听着旁人评鹅肥啦、瘦啦,女儿女婿孝啊不孝啊等等,当是宁波端午节市面上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画面吧。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宁波人不同乡风的端午  端午趣事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山东龙口新媳妇送端午习俗        下一篇: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 返回端午节专题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