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民族医药 --> 苗医 --> 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湘西凤凰县苗医欧志安,花垣县田兴秀等,贵州松桃县(凤凰县,松桃两县连,都是苗族聚居区)唐永江等人,对苗族东部区域进行苗医调研。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湘西凤凰县苗医欧志安,花垣县田兴秀等,贵州松桃县(凤凰县,松桃两县连,都是苗族聚居区)唐永江等人,对苗族东部区域进行苗医调研。欧氏写出了《湘西苗医初考》和《湘西苗药汇编》两部论著。欧氏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研究苗医史时就提出了苗医“英养”学说。“英养”这一苗语东部方言区标准音的语词是指某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日常生活中亦多见“英”、“养”一词。“英养”指某一同类物的两个对立面,也可以指某一统一体的两个不同侧面。所以“英养”在欧氏的学术观点里与中医的“阴阳”学说从理论到实践都有相似之处。欧氏用“英养”学说贯穿苗医学,如苗医基础理论、病理、生理、药物、方剂,临床辨病立证等方面。“英养”学说在欧氏的苗族医药学的论着、论文中体现出来。

欧氏将凤凰县苗医整理归纳为以下基本特征。一是苗医四大特色:命名的民族性,分类的特殊性,加工炮制的简易性,配方的灵活性。二是苗医的四大特点:巫医一家,医药一家,医护一家,医武一家。三是苗医疾病的四大门类:内病门(内科病),孺儿病(小儿科病),外病门(外伤科病),妇学门(妇产科病)。在临床病证上分“英”和“养”两大类疾病,“三十六”症,为内病、属“英”证范畴。“七十症”多为外病,属“养”症范畴。“英养学说”还用于诊断、药物、配方等方面。湘西苗族民间对苗药药性用公药,母药来分类。“药物生长在向阳面的,叶尖尖锐的,植物小样的,颜色偏深或色红色紫的,叶片呈单数的,人血分的,药性温热的为公药;反之,药物生长在背阳面的,叶类圆钝的,植物大样的,颜色偏浅或色绿色白的,叶呈双数的,入气分的药性寒凉的药为母药”。苗医公母药之分,即温热药与寒凉药的分类,在临床应用上,寒凉药人气分,温热药人血分。

唐永江先生整理的贵州松桃苗医学术体系。

唐氏队为,苗医在诊断上强调望、听、闻、脉、模的五法诊断。在治疗上主张两纲、两病,即冷病、热病。坚持冷病热治,热病冷治的治疗原则。临床疾病上,整理出三十六经,七十二症,四十九翻,小儿十二胎病(小儿走胎)、新生儿十二抽病,以及七疔八癀、花、疮、四龟病(肿块)等多种皮肤及肿瘤疾病。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唐海华等人对当地苗族医药进行了最新调研,认为:在苗药的应用上,松桃苗医总结出:“甘甜多补体、酸涩止泻痢;辛香从避邪,苦寒退火气;奖多补精血,香燥把火提;花叶多走表,根个多走里;味淡利水气,味咸软坚病;对错有效应,用药医先品”的用药经验。松桃苗医有用药方法21种,如煎服法、鲜服法、兑服法(淘米水、甜酒)、熏洗法、捆绑法、贴挤法、拍击法等。常用药物剂型20多种,如汤剂、散剂、赘剂、吹剂、贴剂、灸剂、吊剂、捆剂、气雾剂等。传统疗法有刮痧、取骇、推拿、灸法、灯火、化水、履蛋法、抽箭法、捆胎法、咒包法、还愿等外治法。唐永江先生总结出“千年苗医,万年苗药”的苗族医药悠久历史之说。在苗医的诊断上强调望、听、闻、脉、摸的五法诊断。在治疗上主张两纲、两病,即冷病、热病,治疗上坚持冷病热治纲,热病冷治纲。唐氏还提出了“千年苗医、万年苗药”的苗族医药悠久历史之说。松桃的苗医还流传有“一年有十二个月,一人有十二主经”的说法,认为在冷、热两纲的统领下人体可进一步分划出十二主经,即冷经与热经、内经与外经、轻经与重经、快经与慢经、昼经与夜经,通过对十二主经的归属把病症进一步细化。

田兴秀整理的湖南省花垣县已故老苗医龙玉六苗药经验。花垣苗医药主要学术体系是在苗族生存哲学指导下的苗医药基础理论,医学临床,苗药学及养生保健等。龙玉六苗医强调一切事物由搜媚若、各薄港搜、玛汝务翠三大要素组成,即物质、能量和条件,三者不能缺一的苗族生成哲学。认为人体生理、病理、病因、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与生存哲学密不可分。在病因上认为毒、亏、伤、积、菌、虫是致病原因。在病候上,分为17大类。把苗药的性味归纳为酸、甜、苦、辣、麻、酸、香、咬、皮咸、热、冷、假、臭14钟,不同性味的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即“酸的止海甜的补,苦的退火辣退气,麻的止痛丑的赶(气),咬的败毒香健胃,皮帮交环咸赶表,臭的败毒假止淫,冷治热病热治冷,不冷不热交环医,软治硬来硬治软,红治红来白治白”。在传统治疔上有16种治疗方法和49种方术的花垣苗医的特色。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文化的特色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苗族医药的口头传承        下一篇:苗医的基本特点

>> 返回苗医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