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学药油的炼制方法
药油的炼制方法在丸剂中已讲过了,现只介绍一些药油方剂。
1.藏茵陈、藏黄连、哇夏嘎、卷柏、秦艽等以上诸药取汁,与黄牛与犏牛乳的新鲜酥油配伍,加红花、木棉花蕾、木棉花丝、辛夷、白糖、蜂蜜;主治目赤浮肿、“黄水”病、皮肤病、陈旧热“龙”型合并症。
2.藏茵陈、秦艽、伞梗虎耳草、穆坪马兜铃、诃子、毛诃子、余甘子、新鲜酥油为剂,主治肝陈旧热症、胆陈旧热症、心陈旧热症。
3.藏茵陈、山豆根、藏黄连、蒲公英、小檗、苍耳子、秦艽、角茴香煎汁,加香附子、鹅不食草、止泻木、檀香、荜拔共研细,再加酥油与纯蜂蜜配伍。主治麻风病、白癫疯、丹毒、瘰疬、会阴瘘、、浮肿、剧渴、头昏。
4.藏茵陈、波棱瓜、哇夏嗅、小檗根、岩精、穆坪马究铃、秦艽、角茵香、伞梗虎耳草、苍耳子、止街果、有爪石斛、河子、毛诃子、余甘子、新鲜稣油、白糖配伍、主治陈旧热症及迪热症。
以上藏茵陈方剂,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
河子、毛诃子、余甘子、牛乳、溶酥油、铁粉、木贼、蛇肉、红花、茴香、配伍,称为显扬九味丸。主治眼疾翁障、目赤干烂。
降香、秦艽、诃子、毛诃子、余甘子、新鲜醉油、蜂蜜、干洞黄水三味药、荜拔配伍,称为降香九味丸,主治麻风病、痛风。
降香、安息香、草决明、黄奏、秦艽、沉香、小檗皮、新鲜酥油、蜂蜜配伍、称为降香七味丸。主治黄水侵入脉、皮肤和关节,痛风、麻风病。
诃子(用酒泡软取其肉)、竹黄、红花、小豆蔻、桂皮、甘草、干姜、木棉花蕾、辛夷、大株红景天、新鲜酥油、蜂蜜、耗牛骨髓配伍。主治肺病、“龙”型骨病、陈旧热。
母黄牛的粪尿煎煮后过滤取汁、加牛乳、乳酪、新鲜酥油、蜂蜜配伍,称为黄牛五味药油。主治陈旧的肝病、“龙”型热症、黄水症、浮肿病。
枝藤子、沉香、檀香、安息香、葡萄、新鲜酥油、白糖配伍,称为枝藤子药油。主治心热症。
景天、河子、竹黄、甘草、酥油、蜂蜜配伍,称为景天药油。主治肺脓疡、肺热症。
白檀香、紫檀香、木藤蓼、止泻木子、香附子、悬钩木、秦艽花、藏黄连、甘松、小檗皮、余甘子、侧柏、竹黄、红花、小豆蔻、酥油、白糖配伍,称为檀香药油。主治心热、肺热、瘟病时疫、麻风、干呕、关节肿胀等疾病。
西藏紫草、紫草茸、茜草、诃子、酥油、白糖配伍,主治肺热、干涸浓血。
红花、银朱、木棉花蕾、各种胆、酥油、白糖、蜂蜜配伍,主治脉病、九穷出血。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藏医学药油的炼制方法 炼制方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藏医学药酒的配制 下一篇:藏医学古典文献的译注与现代本草的编著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