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材采集加工、炮制的通则
1.采集加工
藏药材要在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时采集。全草类一般运在植物生长时旺盛时采集;根和根茎类应在晚秋、早春前采挖;皮类应在初夏时剥取;花类应在花蕾期至开放时采摘;果实种子类应在成熟时采收。药材采收后一般应除去泥土、杂质、非药用部分等;有的应先行炮制,然后迅速干燥;一般含挥发油或日晒易变色的药材宜阴干。
2.炮制
炮制的目的是去除净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增强、缓和或改变药性,消除或降低毒性,便于提出有效成分,充分发挥其药效。藏药材的炮制方法通常有:
(1)挑拣:除去非药用部分和杂质。
(2)筛:将药材放入筛内,筛去泥土,灰屑。
(3)簸:将药材放入簸箕内,簸去质较轻的非药用部分和杂质。
(4)刮:用刀或其他工具,刮去药材表面非药用部分的粗皮或毛,如小檗皮、悬钩子木要刮去外表的粗皮,马钱子要刮去毛敏。
(5)去核:有些果实类药材要去核,如余甘子等,用适当工具将其打碎,去除其核。
(6)洗:用水洗去脏物或尘土,如花蛇肉,须先洗净。
(7)漂:将药材用流水冲洗,或放在较多的水中荡涤,或多换水漂去杂质和毒性,如钙质结核须洗至无泡沫为止。
(8)熬膏:药材加适量水煎煮,滤出药汁,浓缩收膏,至膏冷不粘手时即可,如渣驯膏、沙棘膏等。
(9)劈:用刀或斧将大块药材劈成小块,如生等之类大块木类药材劈成小块后,方可粉碎。
(10)朱一些质地坚硬的矿物或贝壳类药材,以及不宜用粉碎机粉碎的药材,可用石碾碾压加以粉碎。
(11)飞:根据医疗需要,有些药物须研成极细粉末,有些药材粉碎时易飞扬损失,均可用飞法粉碎,如朱砂、红宝石、红珊瑚等。
(12)炒:将药物放铁锅中加热拌炒至适宜程度,如鹫粪。
(13)炒烫:将洁净的细沙,放在锅内大火加热,拌炒至疏松时放入药材,不断翻动,使药材酥脆至适宜程度,如刀豆、黧豆、矮羊角等。
(14)煅:直接火段:将药材放在无烟炭火上直接煅烧至适宜程度。
间接火煅(焖锻):将药材置铁锅或陶缸中,上盖一较小的铁锅或陶缸,周围接合处用加盐的黄泥封固,置炉火上煅烧,先用小火,后用大火,煅烧至适宜程度。
掌握煅的程度:铁锅般可用白纸贴于小锅顶脐上或放少许米粒于小锅脐上,待纸变黄或米粒变黄色,即为煅透。陶缸煅,红底呈灰白色即为煅透。此法适用于一些制成炭的药材,如野猪粪、结血蒿等的煅炭。
(15)制:有些藏药材,需要用另外一些药材或辅料进行炮制,以降低、消除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加强药物的性能。如水银、寒水石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藏药怎样炮制和对症配制? 下一篇:藏药材的加工炮制方法有哪些?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